膀胱瘘有什么症状
膀胱瘘的症状主要分为泌尿系统、局部、全身三类,泌尿系统症状有尿液异常(气尿、血尿、有粪便残渣等)和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局部症状包括会阴部不适及瘘口周围皮肤感染;全身症状有发热和消瘦、乏力等消耗症状。不同人群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各有不同,儿童难以准确表达不适且易感染,家长需密切观察;老年人症状易被基础疾病掩盖,治疗要关注营养和并发症;女性易逆行感染,经期要注意卫生;重体力劳动者腹压增加会加重症状,应注意休息;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应戒烟戒酒;有盆腔手术史、放疗史的患者症状复杂,出现症状要告知医生相关病史。
一、泌尿系统症状
1.尿液异常:尿液中可能出现气体,即气尿,这是因为肠道与膀胱之间存在异常通道,气体从肠道进入膀胱所致。还可能出现血尿,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重者肉眼可见尿液呈洗肉水样或全血尿。部分患者的尿液中会有粪便残渣或食物碎屑,这是膀胱与肠道之间形成瘘道,肠道内容物进入膀胱的表现。
2.排尿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可从正常的每天46次增加到十几次甚至更多。尿急表现为有强烈的尿意,常常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难以控制。尿痛则是在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有疼痛感,疼痛程度不一,可为刺痛、灼痛等。此外,还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如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滴沥等,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潴留。
二、局部症状
1.会阴部不适:患者会阴部可能出现坠胀感、疼痛感,有时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或腰骶部。这种不适在站立、行走或久坐后可能会加重。
2.局部感染:由于尿液及肠道内容物的刺激,瘘口周围皮肤容易发生感染,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破损、溃疡等情况。
三、全身症状
1.发热:当膀胱瘘合并感染时,炎症刺激可导致患者发热。体温可呈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具体体温高低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长期低热还可能伴有乏力、盗汗等症状。
2.消瘦、乏力:因反复感染、营养吸收不良(若存在肠道膀胱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消耗症状。食欲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等。
四、不同人群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膀胱瘘时,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的不适,常表现为哭闹不安、烦躁。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进展可能较快。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排尿情况、精神状态、体温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膀胱瘘的症状可能会被基础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导致诊断延迟。而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的预防。
3.女性: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尿道较短且直,发生膀胱瘘后更容易引起泌尿系统逆行感染。在月经期间,还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加重感染。
4.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可能会因腹压增加而加重膀胱瘘的症状,如气尿、尿液异常等更为明显。此类人群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腹压增加的动作。有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能力,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应尽量戒烟戒酒。
5.有相关病史人群:既往有盆腔手术史、放射治疗史的患者,发生膀胱瘘的风险较高,且症状可能更为复杂。这类患者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