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惊厥的原因
惊厥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感染性因素包括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发的脑膜炎等疾病直接损害脑组织致惊厥)和颅外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引发高热或中毒性脑病致惊厥);非感染性因素有癫痫(与遗传、脑部结构异常等有关)、颅脑损伤与出血(产伤等致颅内病变引发惊厥)、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等电解质紊乱可致惊厥)、中毒(误服有害物质干扰神经传导引发惊厥)、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大脑胚胎发育异常易致惊厥)。特殊人群中,年龄小的婴幼儿要预防感染、发热时及时降温,有癫痫家族史的小孩需密切关注发育、定期体检,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要注意营养均衡、监测指标并及时处理异常。
一、感染性因素
1.颅内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疾病,会直接损害脑组织,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惊厥。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儿童,除了惊厥外,还可能伴有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
2.颅外感染: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这些感染可能导致高热,高热会使小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神经细胞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使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出现异常放电,进而引起惊厥。一般体温骤然升高至38.5℃40℃或更高时容易发生。此外,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脑病也可能导致惊厥,是由于病原体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脑血管痉挛、脑缺氧、脑水肿等,影响神经传导而引发惊厥。
二、非感染性因素
1.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异常、代谢紊乱等有关。遗传因素在癫痫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大脑神经元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使得神经元更容易出现异常放电。脑部结构异常如脑发育畸形、脑损伤后遗症等,也会破坏大脑的正常神经环路,引发癫痫发作,表现为惊厥。
2.颅脑损伤与出血:分娩时产伤、头部外伤等可引起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损伤部位的脑组织会出现水肿、坏死等病理改变,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惊厥。例如,新生儿颅内出血可能与早产、缺氧、产伤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出现惊厥、嗜睡、拒奶等症状。
3.代谢紊乱:低血糖时,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可引起惊厥,多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母亲患有糖尿病的新生儿等。低血钙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此外,低血镁、高血钠、低血钠等电解质紊乱也可能导致惊厥。
4.中毒:误服药物、毒物或某些食物等,如农药、鼠药、中枢神经兴奋药等,这些物质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代谢,影响神经传导,从而引发惊厥。
5.先天性脑发育异常:脑发育不全、脑积水、神经皮肤综合征等先天性脑部疾病,由于大脑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不完善,容易出现惊厥发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更容易发生惊厥。家长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按时接种疫苗,在发热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果出现惊厥,应保持冷静,将孩子平放,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及时送医。
2.有癫痫家族史的小孩:患癫痫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发现有惊厥发作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3.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这些孩子的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出现代谢紊乱等问题导致惊厥。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均衡,监测血糖、血钙等指标,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