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是什么
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观察等待及改善生活方式,如保持鼻腔通畅、避免不良姿势;药物治疗包括有细菌感染时用抗生素及伴有相关情况时用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有鼓膜穿刺术(中耳积液多保守治疗不佳时)、鼓膜切开术(积液黏稠穿刺效果不佳时)、鼓膜置管术(病情反复发作时),不同人群治疗时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一般治疗
1.观察等待:对于儿童急性卡他性中耳炎,若症状较轻且无其他严重不适,部分情况可先观察等待,因为有一定自愈可能。一般观察时间可在2-3天左右,需密切关注患儿听力、耳部症状等变化,此过程中要注意患儿的生活状态,如有无哭闹加重、对声音反应异常等情况,这与儿童的耳部解剖结构特点有关,儿童咽鼓管短、宽且直,更容易发生炎症累及中耳,所以观察等待时要尤其关注儿童的耳部相关表现。对于成人,若症状轻微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观察,但相对儿童自愈概率可能稍低,需根据个体具体情况判断。
2.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鼻腔通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若存在鼻腔炎症导致鼻塞影响咽鼓管功能,可通过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等方式保持鼻腔通畅。例如儿童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造成不适,这是因为鼻腔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通,鼻腔通畅有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减少中耳负压等情况。
避免不良姿势: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卧等可能影响咽鼓管引流的姿势,儿童在玩耍或休息时要注意保持正确体位,成人在工作学习中也要注意适时调整姿势,防止咽鼓管引流不畅加重中耳炎症情况。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
适用情况:当考虑有细菌感染时,如儿童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怀疑有细菌感染,或成人卡他性中耳炎经检查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使用。例如通过中耳积液涂片、培养等检查发现有细菌存在时。
药物选择:一般可选用青霉素类等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儿童使用需根据体重等情况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对儿童听力等可能有影响的药物,成人也需根据感染细菌类型合理选择,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轻易使用耳毒性抗生素。
2.糖皮质激素:
适用情况:对于伴有明显鼻塞、咽鼓管肿胀较严重等情况的卡他性中耳炎患者,可考虑使用。如儿童卡他性中耳炎伴有严重鼻塞影响咽鼓管功能时,成人卡他性中耳炎伴有咽鼓管周围明显炎症水肿时。
药物选择:可选用口服或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儿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成人使用时也需权衡利弊。
三、手术治疗
1.鼓膜穿刺术:
适用情况:当中耳积液较多,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如儿童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积液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听力等情况时,成人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较多且保守治疗无效时。
操作及注意事项:该手术需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儿童进行此操作时要注意安抚,减少其紧张情绪,术后要注意观察耳部情况,防止感染等并发症,这是因为儿童相对成人更难配合操作,且术后护理更需细致。
2.鼓膜切开术:
适用情况:对于中耳积液黏稠、鼓膜穿刺效果不佳的情况,可考虑鼓膜切开术。如儿童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积液非常黏稠,穿刺难以将积液完全引出时,成人卡他性中耳炎同样存在中耳积液黏稠且保守及穿刺治疗效果差的情况。
术后护理:术后要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进水等,儿童术后要注意避免剧烈哭闹等导致耳部压力变化影响恢复,成人也要注意休息,减少耳部活动等,以促进鼓膜恢复和中耳炎症消退。
3.鼓膜置管术:
适用情况:对于病情反复发作的卡他性中耳炎患者,如儿童卡他性中耳炎多次复发,或成人卡他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
术后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术后要注意防止外耳道异物进入置管部位,避免耳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因为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出现上述情况影响置管效果和耳部健康;成人术后也要注意保护耳部,避免耳部受伤等情况,同时要定期复查,观察置管情况和中耳恢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