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儿童偏头痛
儿童偏头痛的应对方法包括识别症状、非药物与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症状上,儿童偏头痛多双侧,疼痛程度不一,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发作频率差异大。非药物方面,要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依年龄保证对应时长睡眠)、合理饮食(避免诱发食物,注意血糖波动)、适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有氧运动),还可运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药物治疗分急性发作期(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和预防性用药(托吡酯、丙戊酸等,需医生指导)。特殊人群中,低龄儿童优先非药物方法,用药谨慎;有特殊病史儿童选药更要小心,家长需告知病史并关注生活细节。
一、儿童偏头痛的识别
1.症状特点:儿童偏头痛的症状与成人有所不同。头痛多为双侧,搏动性或非搏动性都较常见,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发作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部分儿童还会出现畏光、畏声,即对光线和声音敏感。比如,孩子可能会在光线稍强的环境下紧闭双眼,或者听到正常音量的声音就表现烦躁。有些儿童偏头痛发作时会出现视觉先兆,如看到闪光、暗点等,但相较于成人,儿童出现先兆的比例较低。
2.发作频率:偏头痛发作频率差异较大,有的儿童可能数月发作一次,而有的则可能每周甚至更频繁发作。频繁发作的偏头痛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二、非药物应对方法
1.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保证孩子充足且规律的睡眠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睡眠时间需求不同,一般35岁儿童需1013小时睡眠,612岁儿童需912小时,1318岁青少年需810小时。不规律作息易诱发偏头痛,例如熬夜后,第二天孩子可能出现偏头痛发作。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常见的诱发食物有巧克力、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咖啡)、奶酪等。例如,有些孩子在食用巧克力后不久就可能出现头痛症状。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定时进餐,避免饥饿或过饱,因为血糖的大幅波动也可能诱发偏头痛。
适度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像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轻压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过度疲劳也可能诱发偏头痛。一般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2.放松技巧
深呼吸:教孩子在感觉头痛或紧张时进行深呼吸练习。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觉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然后缓慢地呼气,腹部逐渐收缩。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
冥想:对于年龄稍大、能配合的儿童,可以尝试冥想。引导孩子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宁静、美好的地方,如海边、森林等,排除杂念,放松身心。每次冥想时间可从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1015分钟。
三、药物治疗
1.急性发作期用药:当偏头痛急性发作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这些药物能有效缓解疼痛,但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用药禁忌和适用情况。对于212岁儿童,在权衡利弊后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
2.预防性用药:如果儿童偏头痛发作频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预防性用药。常用药物有托吡酯、丙戊酸等。但预防性用药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和指导下使用,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因此在用药时需格外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方法应对偏头痛,如调整生活方式、使用放松技巧等。如需用药,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因为即使是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在低龄儿童中使用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损伤。
2.有特殊病史儿童:若孩子有肝肾功能不全、哮喘等特殊病史,在选择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时更要谨慎。例如,有哮喘病史的儿童使用布洛芬可能诱发哮喘发作,所以应避免使用。家长要及时告知医生孩子的病史,以便医生选择更合适、安全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关注孩子的生活细节,尽量避免可能诱发偏头痛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