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怎么办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康复锻炼、药物辅助及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及物理治疗如热敷、牵引等;康复锻炼包括核心肌群锻炼(桥式运动、平板支撑)和腰部柔韧性锻炼(猫式伸展);药物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禁忌;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手术方式依情况选择,术后需遵康复指导。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一般卧床3-4周,之后佩戴腰围逐步下床活动。休息可减轻腰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腰痛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的时长和方式需适当调整,比如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充足的休息时间来促进身体恢复;年轻人在休息的同时可结合适度的康复锻炼,但也不能过度活动加重病情。对于有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要重视休息,改变这些不良习惯,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加重腰椎负担。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一般采用温毛巾或热敷袋,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不同年龄人群对温度的耐受略有差异,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温度可稍高但要谨防烫伤;儿童皮肤娇嫩,热敷温度需更低且密切监护。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因局部感觉异常导致烫伤。
牵引: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设定,一般牵引重量从体重的1/10开始逐步增加,每次牵引30分钟左右,每天1-2次。对于体质较弱、年龄较大或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牵引需谨慎评估,可能不适合采用牵引治疗。
二、康复锻炼
1.核心肌群锻炼
桥式运动: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肩部为支点,抬起骨盆,尽量使腹部与膝关节呈一条直线,坚持3-5秒后缓慢放下,每次10-15个,每天3-4组。不同年龄人群的运动强度可适当调整,年轻人可适当增加组数和个数,老年人则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有腰椎手术病史的患者,术后早期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桥式运动,避免过早或过度运动导致手术部位损伤。
平板支撑:患者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保持呼吸均匀,坚持时间根据个人情况从30秒开始逐步增加,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坚持1-3组。平板支撑对核心肌群的锻炼效果较好,但对于腰部疼痛较为剧烈、急性期的患者要谨慎进行,待疼痛缓解后再逐步开展。
2.腰部柔韧性锻炼
猫式伸展:患者双手和双膝着地,呈爬行姿势,背部放松,缓慢拱起背部,使背部向上弓起,然后再缓慢下垂,像猫拱背一样,重复10-15次,每天2-3组。猫式伸展有助于增加腰部的柔韧性,缓解腰部肌肉紧张。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猫式伸展时要注意动作的幅度,避免因动作过大造成腰部损伤。例如儿童进行猫式伸展时要在家长监护下,控制动作幅度,避免过度用力。
三、药物辅助(仅提及药物名称)
可根据病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症状。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要谨慎,可能需要同时采取保护胃黏膜的措施;对于老年人,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儿童一般不推荐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痛,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且无其他更合适的治疗方法时谨慎使用。
四、手术治疗(若病情严重需手术时)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下肢肌力明显减退、大小便失禁等,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介入手术等。不同手术方式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对于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微创介入手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风险;而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放手术方式。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康复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如有无感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