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的症状
小儿哮喘发作时会有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缓解期部分患儿基本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有轻微不适;不同年龄段小儿哮喘症状有特点,婴幼儿期喘息不典型,学龄前儿童喘息相对明显,学龄期及年长儿症状与成人哮喘有相似性;特殊情况下,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加重,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发作,运动后可能发作。
一、发作时的症状
1.喘息:是小儿哮喘较为典型的症状,多呈发作性,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患儿可听到较明显的喘鸣声,尤其在呼气末期更为显著。这是由于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狭窄,气流通过受限所致,相关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哮喘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息症状。
2.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咳痰,在哮喘发作前或发作过程中均较为常见。咳嗽的程度和频率因人而异,有的患儿可能只是偶尔轻咳,而有的患儿则会频繁剧烈咳嗽,这是因为气道受到刺激后,引发的神经反射性咳嗽。
3.气促:患儿会感觉呼吸急促,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这是为了弥补气道狭窄导致的通气不足,机体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通气量。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患儿气促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呼吸频率可超过正常范围很多。
4.胸闷:患儿自觉胸部有压迫感、闷胀感,这是由于气道痉挛、通气不畅,导致胸部的气血运行受到一定影响所致,部分患儿可能会表述胸部发紧,但具体感受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二、缓解期的症状
1.基本无明显症状:部分病情控制较好的患儿在缓解期可无明显不适,呼吸、咳嗽等方面均恢复正常,肺部听诊也无明显异常,这提示气道炎症等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机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仍需密切关注,因为哮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2.可能存在轻微不适:少数患儿在缓解期可能会有轻微的咳嗽、胸闷等症状,但程度较轻,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这可能是气道仍存在一定的高反应性,在受到一些轻微刺激时会出现相应表现,需要家长持续观察患儿的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三、不同年龄段小儿哮喘症状的特点
1.婴幼儿期(1-3岁):
喘息症状往往不典型,多表现为反复咳嗽,夜间及清晨咳嗽较为明显,常被家长误认为是感冒或支气管炎。同时,可能伴有呼吸急促、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表现,这是因为婴幼儿的气道相对狭窄,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要家长格外留意。
由于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通过观察其呼吸、活动状态等多方面来判断是否存在哮喘相关症状。
2.学龄前儿童(4-6岁):
喘息症状相对较为明显,能够较清晰地表述喘息、气促等感受。咳嗽症状可能会有所变化,有的患儿咳嗽频率降低,但喘息症状加重。此阶段患儿的病情表现开始逐渐接近年长儿的典型表现,但仍有其自身特点,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家长可以引导患儿描述自身的不适感受,同时观察其在活动后的呼吸情况等,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哮喘症状。
3.学龄期及年长儿(7岁以上):
症状与成人哮喘有一定相似性,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喘息、咳嗽、气促等,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病情发作时的感受,如喘息发作时感觉呼吸费力等。此时,患儿的病情表现相对较为典型,诊断相对容易一些,但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年长儿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交流,家长应鼓励患儿积极配合诊断和治疗。
四、特殊情况下小儿哮喘的症状表现
1.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哮喘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往往会加重。喘息会更加明显,咳嗽频繁且咳痰增多,气促症状也会加剧,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等感染症状。这是因为呼吸道感染会进一步刺激气道,加重气道炎症和痉挛,导致哮喘病情恶化。例如,有研究显示,约50%以上的哮喘患儿在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哮喘症状会较平时明显加重。
2.接触过敏原后:如果小儿哮喘患儿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症状会迅速发作。喘息、咳嗽等症状在接触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而且病情发作较为突然。家长需要了解患儿的过敏原情况,尽量避免患儿接触相关过敏原,以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3.运动后:部分小儿哮喘患儿在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哮喘发作,表现为运动后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这是因为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气道受到机械刺激和过度通气,导致气道痉挛。对于运动后容易发作哮喘的患儿,在运动前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吸入缓解药物等,但具体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