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怎么治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治疗分非药物、药物、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姿势调整、牵引治疗、物理治疗(热敷、按摩、针灸);药物治疗有改善脑循环和神经营养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佳、严重压迫神经血管且影响生活质量者,方式有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减压术等,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选个体化方案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一、非药物治疗
1.姿势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对于有颈椎病引起眩晕症的人群,长时间低头会加重颈椎病变对椎动脉等结构的压迫,进而加重眩晕。建议定时改变头部姿势,每工作1小时左右,起身活动颈部,做一些简单的颈部伸展运动,如缓慢地左右转动头部、前后仰头等,每次持续10-15秒,重复3-5次。对于儿童,要避免长时间伏案学习,学校和家长应监督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势,课间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跳绳、跑步等,促进颈部肌肉放松。
2.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拉开颈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压迫。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伴有眩晕等症状的患者,但牵引的重量、角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例如,一般牵引重量开始可从3-5千克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但不宜超过10千克,牵引时间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对于儿童,除非是在医生严格评估且有特殊病情需要,一般不建议采用牵引治疗,因为儿童颈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牵引不当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
3.物理治疗
热敷:利用热传导原理,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局部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颈部按摩,通过手法作用于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改善颈部肌肉紧张状态。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颈部损伤。对于有严重颈椎病且骨质增生明显的患者,按摩需谨慎,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儿童不建议随意进行颈部按摩,除非是在专业儿童康复医生的指导下,因为儿童颈部结构较脆弱。
针灸:通过针刺颈部相关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状。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合适的穴位,如大椎、风池、肩井等穴位。对于孕妇,针灸需要特别谨慎,某些穴位可能会引起宫缩等不良后果,应避免针灸治疗。
二、药物治疗
1.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具体改善脑循环药物1]等,这类药物可以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因颈椎病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但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例如,对于有高血压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神经营养药物:像[具体神经营养药物1]等,可营养受损的神经,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缓解因颈椎病神经受压引起的眩晕等症状。对于儿童,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因素来确定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当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颈椎病导致严重的神经、血管压迫,出现进行性肢体无力、麻木,眩晕症状频繁发作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患者经过3-6个月规范的保守治疗后,眩晕等症状仍无明显改善,且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病变严重压迫神经、血管,就可以考虑手术。对于老年人,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只有在收益大于风险时才考虑手术。儿童患颈椎病引起眩晕症的情况相对较少,且儿童颈椎手术风险极大,一般不首先考虑手术治疗,除非是极其罕见的严重病情且经过多学科严格评估后认为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减压术等。具体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颈椎病变部位、程度等因素由医生综合判断。例如,对于颈椎前路病变为主的患者,多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对于颈椎后路病变为主或多节段病变的患者,可能会选择颈椎后路减压术。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规范,以降低手术风险。
总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选择治疗方案,遵循个体化原则,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