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快速止痛办法有哪些
偏头痛止痛办法分非药物、药物两类且特殊人群有注意事项。非药物止痛办法包括休息与放松,在安静黑暗房间休息并通过深呼吸等放松身心;冷敷或热敷,依个人感受选冷敷收缩血管或热敷促进循环;按摩头皮、颈部等部位及穴位缓解肌肉紧张。药物止痛办法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但长期大量用有不良反应;曲坦类药物激动受体收缩血管,对中重度偏头痛有效但有心血管风险;麦角类制剂收缩血管但不良反应多且有使用禁忌。特殊人群方面,儿童优先非药物方法,避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依体重用且遵医嘱;孕妇优先非药物,用药需医生评估,对乙酰氨基酚相对安全但慎用;老年人因基础病多,非甾体抗炎药和曲坦类药物使用需谨慎,按摩力度不宜大,症状不缓解或有其他神经症状及时就医;有特定病史人群,如胃肠道、心血管疾病或药物过敏者,按相应禁忌选择止痛方法。
一、非药物止痛办法
1.休息与放松:找一个安静、黑暗的房间躺下休息,有助于缓解偏头痛。因为偏头痛发作时,外界的光线、声音等刺激可能会加重头痛症状,安静黑暗的环境能减少刺激。放松身心,可尝试深呼吸、冥想或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研究表明,压力是偏头痛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通过放松能减轻身体的紧张程度,从而缓解头痛。例如,深呼吸时,慢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呼气,重复多次,能帮助放松。
2.冷敷或热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可能缓解头痛。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额头、颈部或太阳穴等部位。热敷则能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对于因肌肉紧张引发的偏头痛可能有效。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左右。不同个体对冷敷或热敷的反应可能不同,部分患者冷敷效果好,部分则热敷更有效,可根据自身感受选择。
3.按摩:轻柔地按摩头皮、颈部和肩部肌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减轻头痛。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等穴位也可能有一定效果。按摩手法包括用手指指腹轻轻按压、揉捏等。比如以适中力度按摩太阳穴,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数圈。这是因为偏头痛发作时,颈部和肩部肌肉常常处于紧张状态,按摩能放松这些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头痛。
二、药物止痛办法
1.非甾体抗炎药:常用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止痛效果。一般在偏头痛发作早期使用效果较好。但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2.曲坦类药物:例如舒马曲坦、佐米曲坦等。曲坦类药物能选择性地激动颅内血管上的5羟色胺受体,使颅内血管收缩,缓解偏头痛症状。通常在头痛发作时尽快服用,对中重度偏头痛效果较好。不过,此类药物可能有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使用前需评估心血管风险。
3.其他药物:如麦角类制剂,像双氢麦角胺等,通过收缩颅内血管,减少搏动幅度来止痛。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如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等,且有严格的使用禁忌,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偏头痛较为常见,但在止痛方法选择上需格外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方法,如休息、冷敷或热敷、按摩等。药物使用方面,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为可能增加患瑞氏综合征的风险。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需根据儿童体重严格计算用量,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儿童偏头痛频繁发作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孕妇:孕妇发生偏头痛时,药物使用存在较大风险。非药物方法如休息、放松、冷敷或热敷可优先尝试。若必须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权衡利弊后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可能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谨慎使用。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在选择偏头痛止痛方法时,需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老年人胃肠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风险,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曲坦类药物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存在心血管风险,使用前应详细评估。按摩等非药物方法相对安全,但按摩力度不宜过大。若老年人偏头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应及时就医,排除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病变。
4.有特定病史人群:如患有胃肠道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加重胃肠道损伤,应谨慎使用或选择其他止痛方法。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的患者,使用曲坦类药物、麦角类制剂等需特别注意心血管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后使用。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人群,应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