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与惊厥的区别是什么
癫痫是慢性脑部疾病,因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致短暂脑功能障碍;惊厥是症状,由多种原因引发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二者在多方面存在差异:定义上,癫痫有反复、发作性,惊厥是肌群抽搐伴意识障碍;病因方面,癫痫病因复杂,惊厥常见于高热等;临床表现上,癫痫发作形式多样,惊厥典型为抽搐伴意识丧失;发作频率上,癫痫因人而异,高热惊厥一般一次发热只发作一次;脑电图上,癫痫有痫样放电,高热惊厥发作间期一般正常;治疗上,癫痫多法控制发作,惊厥先针对病因;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防药物影响及高热惊厥,老人考虑多病及药相互作用,孕妇要防药物对胎儿不良影响并及时诊治。
一、定义差异
1.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其特征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这种异常放电是大脑神经细胞的电活动紊乱所致,具有反复性和发作性的特点。
2.惊厥:惊厥是一种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
二、病因差异
1.癫痫: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可导致癫痫的发生;脑部疾病,如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尿毒症、肝性脑病等也可能引发癫痫。此外,年龄、睡眠不足、疲劳、饮酒、闪光刺激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2.惊厥:高热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体温骤然升高时易发生惊厥;感染,如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和颅外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中毒,包括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等;此外,一些先天性疾病、颅脑损伤等也可能导致惊厥。
三、临床表现差异
1.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全身性发作,如强直阵挛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全身强直,随后出现阵挛性抽搐,常伴有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失神发作,表现为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活动中断,两眼凝视,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或感觉异常,意识可能清楚或部分受损。
2.惊厥:典型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惊厥发作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高热惊厥多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时,惊厥停止后,患儿意识可恢复正常。
四、发作频率差异
1.癫痫:具有反复性发作的特点,发作频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数月发作一次,有些患者可能一天发作数次甚至数十次。发作的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因、治疗情况、生活方式等。
2.惊厥:高热惊厥通常在发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时发作,一般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作一次;而其他原因引起的惊厥发作频率取决于原发病的控制情况,若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惊厥发作次数会减少。
五、脑电图表现差异
1.癫痫: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手段,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电图可出现痫样放电,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发作期脑电图的异常表现更为明显,有助于确定癫痫的发作类型和病灶部位。
2.惊厥:高热惊厥患儿在发作间期脑电图一般正常,发作期脑电图可出现非特异性的慢波活动增多。其他原因引起的惊厥脑电图表现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如颅内感染时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
六、治疗差异
1.癫痫:治疗目的是控制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和综合征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有明确癫痫病灶的患者;神经调控治疗,如迷走神经刺激术等。
2.惊厥: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高热惊厥要及时降温,控制感染;低血糖引起的惊厥要及时补充葡萄糖。对于惊厥发作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受伤,必要时可使用止惊药物,如地西泮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无论是癫痫还是惊厥都可能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对于癫痫患儿,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一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等。家长要严格按照医嘱给患儿服药,定期带患儿复查。高热惊厥多见于儿童,家长要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体温过高引发惊厥。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质。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增加癫痫和惊厥的发生风险。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孕妇:孕妇若患有癫痫,抗癫痫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因此,在怀孕前要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在孕期要密切监测癫痫发作情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若孕妇发生惊厥,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护胎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