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部骨折后肌肉萎缩怎么办
脚踝部骨折后肌肉萎缩的康复需从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营养支持及心理因素应对多方面进行。康复训练分早期、中期、后期,早期有肌肉等长收缩等,中期有踝关节主动屈伸等,后期有抗阻训练;物理治疗包括低频电刺激、超声波治疗;营养支持要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心理方面各年龄段患者可能有不良情绪,需相应应对。
一、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训练:
在脚踝部骨折固定初期(一般骨折后1-2周内),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例如,患者仰卧位,将腿部伸直,用力绷紧脚踝部的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这种训练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且不受骨折固定的限制,对于各年龄段的患者都适用,能帮助维持肌肉的基本功能,尤其对于儿童患者,早期进行简单的等长收缩训练有助于保持肌肉的正常状态,避免因长时间固定导致肌肉萎缩加重。
对于成人患者,还可进行足趾的屈伸活动,患者用力屈伸足趾,每次屈伸保持5秒左右,每组10-15次,每天3-4组。足趾的活动也能带动脚踝周围肌肉的轻微收缩,对预防肌肉萎缩有帮助。
2.中期康复训练:
当骨折部位有一定稳定性后(一般骨折后2-6周),可开始进行踝关节的主动屈伸训练。患者坐于床边,将小腿自然下垂,然后主动屈伸踝关节,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每次屈伸保持10秒左右,每组15-20次,每天3-4组。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活动范围可根据其恢复情况适当调整,比如儿童患者活动范围可能相对较小,但也要逐步增加。这种训练可以增强脚踝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肌肉萎缩状况。
对于成人患者,还可以进行靠墙静蹲训练,患者背靠墙壁,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使大腿与小腿夹角约为90度,保持这个姿势30-60秒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4组。但要注意,对于有膝关节疾病或平衡能力较差的患者要谨慎进行,儿童患者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静蹲训练,因为其骨骼肌肉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3.后期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期(一般骨折后6周以上),可进行更具强度的康复训练,如踝关节的抗阻训练。可以使用弹力带进行训练,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患者用脚踝部对抗弹力带的阻力进行屈伸活动,每组15-20次,每天3-4组。这种抗阻训练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萎缩。不同年龄患者使用的弹力带阻力要根据其力量恢复情况选择,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阻力的弹力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二、物理治疗
1.低频电刺激:
低频电刺激可以通过电流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于脚踝部骨折后肌肉萎缩的患者,可采用低频电刺激仪对脚踝周围肌肉进行刺激。一般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3-5次。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低频电刺激时,要注意电流强度的调节,儿童患者电流强度要适当降低,以避免对其娇嫩的组织造成损伤。低频电刺激能够模拟肌肉的自然收缩,帮助维持肌肉的体积和力量,对于各年龄段因脚踝骨折导致肌肉萎缩的患者都有一定的帮助。
2.超声波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以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营养物质的供应,有利于肌肉的修复和再生。治疗时将超声波探头置于脚踝周围肌肉部位,每次治疗10-15分钟,每周3-5次。对于成人患者,超声波治疗的强度可根据其耐受程度适当调整,而儿童患者要严格控制治疗强度,因为儿童的组织对超声波的敏感性与成人不同。超声波治疗有助于改善肌肉萎缩患者的肌肉营养状况,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
三、营养支持
1.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通过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食物来获取蛋白质。例如,成人每天每千克体重可摄入1.0-1.5克蛋白质,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等因素适当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年龄越小,每千克体重所需蛋白质相对越多,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摄入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受损肌肉的修复和新肌肉的生长,对于改善脚踝骨折后肌肉萎缩有积极作用。
2.维生素摄入:
维生素对于肌肉的正常功能也很重要。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骨骼和肌肉的健康都有益,患者可通过适当晒太阳(但要注意避免暴晒)以及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获取维生素D;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肌肉组织的修复有帮助,可通过食用新鲜蔬菜(如青椒、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来补充维生素C。不同年龄患者对维生素的需求略有不同,儿童患者要保证维生素的均衡摄入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肌肉健康,成人患者也需要维持良好的维生素摄入以支持肌肉的正常功能。
四、心理因素影响及应对
1.心理因素对康复的影响:
脚踝部骨折后肌肉萎缩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康复进程缓慢等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进而不利于肌肉萎缩的改善。对于各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存在这种心理问题,儿童患者可能因为行动不便等原因出现烦躁等情绪,成人患者可能因为工作生活受到影响而产生焦虑。
2.应对措施:
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安抚,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其因疾病带来的不适和焦虑情绪。对于成人患者,要向其耐心解释康复的过程和预期效果,增强其康复信心。可以通过组织康复成功的患者进行交流分享等方式,让患者了解到肌肉萎缩是可以通过科学康复逐渐改善的,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促进康复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