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一种类型,多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由潜伏在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或再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其病理和临床特点与原发性肺结核有所不同。?
人体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部分细菌可潜伏在肺部或其他部位。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可重新生长繁殖,引发继发性肺结核;也可因再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病。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多样,包括渗出性病变、增生性病变和干酪样坏死等,可同时存在于同一病灶。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但症状轻重和表现形式因人而异。
与原发性肺结核多发生于儿童不同,继发性肺结核多见于成年人,且病变部位多位于肺尖、锁骨下等部位。在诊断方面,除了根据症状、体征外,还需结合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显示肺部不同形态的病灶,如斑片状影、结节影、空洞等)、痰涂片抗酸染色查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