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窦炎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筛窦炎的发生与感染因素、鼻腔结构异常、过敏因素、外伤及全身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引发筛窦黏膜炎症。筛窦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度可治愈,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危害健康。
一.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是引发筛窦炎的常见原因。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先侵袭鼻腔,随后炎症蔓延至筛窦;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也可趁虚而入,引发化脓性炎症。此外,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导致特异性炎症反应。
2.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会阻塞筛窦开口,影响其通气引流。鼻息肉也常堵塞窦口,使得筛窦内的分泌物无法排出,积聚后滋生细菌,进而诱发炎症。鼻窦先天性发育异常,如窦口狭窄,同样会增加筛窦炎发病风险。
3.过敏因素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腔和筛窦黏膜会产生变态反应,导致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这种反复的过敏反应削弱了局部防御功能,为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引发继发性筛窦炎。
4.外伤因素
面部外伤,尤其是累及鼻骨、额骨的骨折,可能破坏筛窦结构,使窦腔与外界相通,细菌随之侵入。此外,不当的鼻腔、鼻窦手术操作,若损伤筛窦黏膜或影响其正常引流,也可能诱发炎症。
5.全身因素
糖尿病、艾滋病等全身性疾病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筛窦局部抗感染能力。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以及过度疲劳等状态,也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筛窦炎发病几率。
二.筛窦炎严重吗
轻度筛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筛窦黏膜仅有轻微充血、肿胀,患者症状较轻,表现为间歇性鼻塞、少量黏脓涕,及时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同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促进引流,症状可较快缓解,对生活和健康影响较小。
但如果未及时治疗或病情反复,炎症会持续加重,导致黏膜息肉样变、骨质破坏。炎症还可能蔓延至眼眶、颅内,引发眶内蜂窝织炎、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威胁视力甚至生命安全。此外,长期的筛窦炎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头痛、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问题。因此,确诊筛窦炎后需积极规范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