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降压药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几类,不同药物有各自特点及禁忌,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肾性高血压患者及有其他基础疾病者选择降压药需谨慎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其缩血管、促醛固酮分泌等作用,达到降压目的。同样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用于ACEI引起干咳的患者替代治疗,双侧肾动脉狭窄及高钾血症患者禁用。
钙通道阻滞剂(CCB):通过阻滞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这类药物降压疗效确切,对血脂、血糖等无明显影响,还可用于伴有心绞痛等情况的肾性高血压患者,一般耐受性较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
利尿剂:通过促进钠水排泄,减少血容量而降压。分为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等。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肾性高血压,长期使用需注意血钾、血钠等电解质变化及血糖、血尿酸的影响;袢利尿剂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时的高血压。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肾性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需更加谨慎,要考虑到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应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血压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女性肾性高血压患者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使用降压药需格外注意药物对胎儿等的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方案。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的肾性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要综合考虑各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ACEI/ARB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但要注意血糖、血钾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