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性质通常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响度多为中等以上可达3/6级及以上,可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与呼吸和体位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及有相关病史患者基本符合该性质特点,评估病情需结合整体病史及其他检查。
响度:多为中等以上响度,可达3/6级及以上。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闻及3/6级甚至更响亮的收缩期杂音,这与二尖瓣反流的程度相关,反流程度越重,杂音响度往往越高。
传导方向:杂音可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这是因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收缩期左心室血液反流至左心房,然后通过左心房-肺静脉-肺循环等路径,杂音会沿着血流方向传导至左腋下及左肩胛下区。例如,通过心脏听诊的体格检查可以观察到这种典型的传导特点,对于临床判断二尖瓣关闭不全有重要意义。
与呼吸和体位的关系:
呼吸:深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回心血量增多,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可能会相对减轻,杂音可能会有所减弱;而深呼气时,回心血量相对减少,反流加重,杂音可增强。
体位: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回心血量减少,二尖瓣反流可能会更明显,杂音可能增强;而蹲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可能会使杂音有一定变化,但总体还是以收缩期吹风样为主要性质特点。在不同年龄人群中,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性质的表现基本符合上述规律,但儿童患者由于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不过其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的基本性质是存在的。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等可能导致二尖瓣病变的病史,其杂音性质的特点也符合上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的一般表现,在评估病情时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病史、其他检查结果(如超声心动图等)综合判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