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怎么检查
血液检查中血铅测定是诊断铅中毒重要依据,不同血铅水平对应不同中毒程度;尿液检查尿铅测定可反映体内铅负荷情况;其他检查包括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骨髓涂片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儿童、有职业暴露风险成人、孕妇等不同人群需关注铅暴露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铅负荷。
一、血液检查
1.血铅测定:是诊断铅中毒的重要依据。通常采用静脉血或末梢血进行检测,正常血铅水平一般低于100μg/L(不同检测方法参考值略有差异)。血铅升高提示可能存在铅暴露及铅中毒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当血铅水平超过200μg/L时,可能会对神经系统等多系统产生损害。对于儿童来说,血铅水平在100-199μg/L属于轻度铅中毒,200-449μg/L为中度铅中毒,≥450μg/L为重度铅中毒。
二、尿液检查
1.尿铅测定:尿铅测定也可反映体内铅的负荷情况。一般来说,尿铅正常参考值通常在0.086-0.483μmol/L(不同实验室可能有差异)。尿铅升高同样提示铅在体内的蓄积,因为铅可通过肾脏排泄,当机体铅负荷增加时,尿铅排出量会相应增加。
三、其他检查
1.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是铅中毒的早期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含量较低,当铅干扰了血红素合成过程时,FEP会升高。一般来说,FEP的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有所差异,例如用锌原卟啉(ZPP)来反映FEP时,正常儿童ZPP水平通常<0.9μmol/L,成人<0.7μmol/L,当铅中毒时,FEP或ZPP会明显升高。
2.骨髓涂片检查:在铅中毒较严重时可能会进行骨髓涂片检查,可见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多等变化,不过这是相对较为特殊的检查手段,一般在有明显血液系统等异常表现时才会考虑进行。
3.影像学检查:对于有铅中毒相关神经系统症状等情况时,可能会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铅中毒导致的脑部病变,如脑萎缩等异常改变,但这并非铅中毒的常规检查项目。
对于儿童铅中毒的检查,由于儿童的代谢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更需要精准检测血铅等指标,并且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环境,比如是否有接触含铅玩具、涂料等情况。对于有职业暴露风险的成人,如从事铅作业的工人等,定期进行血铅、尿铅等检查尤为重要,以便早期发现铅中毒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孕妇如果发生铅中毒,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孕妇也需要关注铅暴露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来评估铅负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