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病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电信号传导异常致心房激动不能正常传至心室,儿童与成年人病因有别,不良生活方式可间接增加发病几率,不同人群临床表现有差异,心电图等是诊断手段,急性期需采取措施,长期管理要针对病因及特殊人群特点进行。
病因方面
年龄与病史因素:在儿童中,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有关;成年人则可能由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导致房室结等传导系统供血血管堵塞,影响传导)、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肌病变影响传导系统功能)、心脏手术损伤(如心脏瓣膜置换术等可能损伤房室传导系统)、电解质紊乱(如严重高钾血症等,影响心肌电活动,导致传导异常)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和病史的人群,病因的分布有差异,例如老年人更多与冠心病等退行性病变相关。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进而间接增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病几率。
临床表现方面
不同人群表现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因为心脏传导异常影响心脏功能,进而影响全身供血,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成年人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黑矇,严重时可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等。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还可能伴有胸痛等心肌梗死相关症状。
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病情较轻时,可能仅有轻度的头晕、乏力等表现;病情较重时,上述症状会加重,并且可能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影响重要脏器的灌注。
诊断方面
检查手段:心电图是诊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依据,心电图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完全无关,P波频率大于QRS波群频率,QRS波群形态取决于阻滞部位,如阻滞在房室结下方,QRS波群增宽等。动态心电图可进一步评估心律情况,了解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心脏超声可以帮助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查是否存在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传导阻滞。
治疗方面
急性期处理:对于出现严重症状如晕厥等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提升心率的药物(但具体药物需根据情况选择,不过在描述时仅需提及药物名称概念),或者考虑临时心脏起搏治疗,以维持有效的心室率,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
长期管理:对于病因明确的患者,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冠心病、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如果患者需要长期心脏起搏治疗,要注意起搏器的随访等情况。特殊人群如儿童,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且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和生长发育情况;老年人则要综合考虑其合并的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同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