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灌注不足为表现的综合征,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包括劳力性、端坐、夜间阵发性)、乏力疲倦、液体潴留(如水肿、颈静脉怒张等),症状因个体和病因有差异,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心衰的定义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等。心衰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心肌梗死、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均可增加心衰的发生风险。
二、心衰的症状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因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肺淤血。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例如,轻度心衰患者可能仅在剧烈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可出现。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心衰时可能表现为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婴幼儿可能在吃奶时频繁停顿、呼吸加快;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多,呼吸困难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女性心衰患者在相同病情下可能较男性更早出现呼吸困难相关症状,可能与女性生理特点及激素等因素有关。
端坐呼吸:肺淤血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不能平卧,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且横膈上抬,呼吸更为困难。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时方可使憋气好转。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多于端坐休息后缓解。其发生机制除睡眠平卧时血液重新分配使肺血量增加外,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小支气管收缩、横膈高位、肺活量减少等也是促发因素。
2.乏力、疲倦: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症状。
3.液体潴留
水肿:体静脉淤血导致体循环淤血时出现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呈对称性可压陷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全身水肿,严重时可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例如右心衰竭时,早期可表现为足踝部、小腿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水肿可能更易出现且消退较慢。
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竭的主要体征,表现为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
心衰的症状会因个体差异、基础病因等有所不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