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罕见但严重的多系统综合征,病因主要是金葡菌或A群链球菌产生毒素,皮肤黏膜破损等易致细菌侵入产毒,临床表现有全身、皮肤、黏膜症状及多系统受累表现,诊断靠综合判断,治疗需住院抗感染和支持治疗,儿童、女性、有基础疾病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F等)或A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C等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定植于人体皮肤、鼻腔等部位,当皮肤黏膜有破损(如手术切口、烧伤创面、月经期使用卫生棉条等情况)时,细菌容易侵入并产生毒素引发疾病;A群链球菌可通过皮肤伤口等途径侵入人体产生毒素致病。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起病急骤,常有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8.9℃以上)、寒战、头痛、肌痛等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不适等全身中毒表现。
皮肤表现:发病1-2天内可出现特征性的皮肤红斑,类似日晒伤,红斑可弥漫分布于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脱皮现象,一般在发病后1-2周开始脱皮,手掌和足底的脱皮较为明显,呈手套、袜套样脱皮。
黏膜表现:发病早期可出现眼结膜、口咽部、阴道黏膜充血等表现。
多系统受累表现: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导致低血压、休克;累及泌尿系统可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损害表现;累及消化系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意识障碍等表现。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实验室检查可能发现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还可通过细菌培养等寻找病原菌。
治疗:一旦怀疑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需立即住院治疗。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用苯唑西林等,针对A群链球菌可选用青霉素等),同时进行支持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对症支持处理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感染引发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在护理儿童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若有皮肤伤口要及时正确处理。当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精神萎靡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需尽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女性:月经期女性使用卫生棉条时要注意正确更换卫生棉条的时间间隔等,以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繁殖的机会,降低患病风险。若出现相关可疑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月经情况等信息,帮助医生诊断。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自身抵抗力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更易发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这类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注意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一旦出现感染相关症状要尽早就诊,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