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二尖瓣狭窄的体征
慢性二尖瓣狭窄有多种体征,视诊可见二尖瓣面容(中重度患者两颧绀红)、心前区隆起(儿童期起病严重患者);触诊有心尖区舒张期震颤(病情重、瓣口狭窄明显者)、右心室抬举性搏动(长期二尖瓣狭窄致右心受累者);叩诊心浊音界早期无明显改变,进展后呈梨形;听诊有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瓣口狭窄明显者)、开瓣音(瓣叶弹性及活动度较好者)、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分裂(病程长、有肺动脉高压者)、GrahamSteell杂音(严重二尖瓣狭窄伴明显肺动脉高压者)
二尖瓣面容:多见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表现为两颧绀红,这是由于肺淤血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影响面部血液循环所致。一般女性患者较为常见,与疾病引起的缺氧状态相关,年龄较大且病史较长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此面容特征。
心前区隆起:多见于儿童期起病的严重二尖瓣狭窄患者,由于长期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肥厚扩大,导致心前区隆起。此类患者多有较长的病史,且病情在儿童期就已开始进展。
触诊相关体征:
心尖区舒张期震颤:当血流通过狭窄的二尖瓣口产生湍流时,可在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这是因为血液高速通过狭窄瓣口产生振动传导至胸壁所致。一般在病情较重、瓣口狭窄较明显的患者中更易触及,年龄较大、病史较长且狭窄程度严重的患者此体征更显著。
右心室抬举性搏动:右心室肥厚扩大时,可在胸骨左缘第4、5肋间触及右心室抬举性搏动。这是由于右心室收缩时有力地冲击胸壁所致,常见于长期二尖瓣狭窄导致右心受累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右心受累的几率相对较高。
叩诊相关体征:
心浊音界改变:心浊音界早期可无明显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左心房扩大及肺动脉段扩张,心浊音界可呈梨形。这是因为左心房扩大向左增大,肺动脉段突出,使得心浊音界外形类似梨形。多见于病程较长、二尖瓣狭窄逐渐加重的患者,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的患者心脏结构改变更明显。
听诊相关体征:
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这是二尖瓣狭窄最重要的体征。局限于心尖区的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递增型杂音,左侧卧位时更明显。是由于舒张期左心房血液通过狭窄的二尖瓣口形成湍流所致。一般在瓣口狭窄较明显时出现,年龄较大、病史较长且瓣口狭窄程度重的患者杂音更典型。
开瓣音:见于二尖瓣瓣叶弹性及活动度较好的患者,在心尖区内侧可闻及音调高、历时短促的响亮拍击样声音。它的存在提示二尖瓣瓣叶弹性和活动性较好,一般在病情相对较轻、瓣叶病变不严重的患者中可听到,年轻患者若瓣叶情况较好也可能出现此体征。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分裂: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且由于肺动脉扩张,分裂明显。多见于病程较长、已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的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相对较高。
GrahamSteell杂音:肺动脉扩张导致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时,可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伴有明显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该杂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