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手术用什么麻醉方式
近视眼手术常用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球后麻醉和球周麻醉三种麻醉方式。表面麻醉将药物滴于眼表,适简单短时间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注射药物到手术部位周围组织,用于相对复杂手术;球后和球周麻醉分别注射药物到眼球后或周围组织间隙,用于较复杂手术,不同麻醉方式有各自原理、操作、适用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表面麻醉
1.原理及操作
表面麻醉是将麻醉药物直接滴于眼表,通过药物渗透作用于眼表的神经末梢,达到麻醉效果。常用的表面麻醉药物有丙美卡因等。在近视眼手术中,医生会将表面麻醉剂滴入患者眼中,一般滴2-3次,每次间隔几分钟。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配合度相对较差,表面麻醉可能需要更谨慎操作,要确保药物准确滴入眼内且剂量适当,以避免药物误吸等风险。对于成年人,表面麻醉操作相对简单,但也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防止眼部感染。
2.适用情况
适用于一些操作相对简单、时间较短的近视眼手术,如部分准分子激光手术等。其优点是患者保持清醒状态,能较好地配合医生,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对于一些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眼部异物感等不适,但多数人可以耐受。
二、局部浸润麻醉
1.原理及操作
局部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的周围组织中,使神经末梢受到阻滞。在近视眼手术中,会在眼周的皮肤和组织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常用的药物如利多卡因等。医生会用注射器将麻醉药物缓慢注射到眼周合适的部位,使手术区域的神经被阻滞。
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对利多卡因过敏的患者则不能使用该麻醉方式。在年龄方面,儿童由于眼周组织较为娇嫩,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时要特别注意进针的深度和药物剂量,避免损伤眼周组织。成年人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时,要确保注射部位准确,以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2.适用情况
可用于一些相对复杂的近视眼手术,能较好地阻断手术区域的神经传导,减轻患者手术中的疼痛感觉。其麻醉效果相对较为确切,但相对表面麻醉来说,术后恢复时间可能稍长一些,且眼周可能会有轻微的肿胀等情况。
三、球后麻醉和球周麻醉
1.原理及操作
球后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眼球后,阻滞眼外肌运动神经和眼球感觉神经;球周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眼球周围的组织间隙。常用的药物同样有利多卡因等。球后麻醉需要医生有较高的操作技巧,准确将药物注射到球后间隙;球周麻醉相对球后麻醉来说,进针位置更表浅一些。
对于有眼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患者,球后麻醉和球周麻醉是禁忌的。在年龄方面,儿童由于眼球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进行球后或球周麻醉时风险相对较高,一般不优先选择这两种麻醉方式,除非有特殊的手术需求且经过严格评估。成年人进行这两种麻醉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适用情况
主要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近视眼手术,如一些晶体植入类的近视眼手术等。这两种麻醉方式能更有效地阻断眼部的神经传导,使患者在手术中几乎感觉不到疼痛,但相对来说手术风险也稍高一些,如球后麻醉可能会有损伤眼球内血管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