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惊厥的急救流程
发热惊厥的急救及后续处理包括:现场急救时要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受伤、监测生命体征;立即呼叫急救医疗服务;后续要控制体温、查找发热原因;特殊人群中婴幼儿要特别注意操作规范且密切观察后续情况,有基础病史患儿急救及后续治疗需结合其基础病史且遵循医疗规范。即发热惊厥发生时,首先进行现场急救,包括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受伤、监测生命体征;然后呼叫急救医疗服务;接着进行后续处理,包括控制体温、查找发热原因;同时针对婴幼儿和有基础病史患儿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现场急救
1.保持气道通畅: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注意清理口腔分泌物等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这是因为小儿在发热惊厥时可能会有呕吐情况,头偏向一侧可有效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严重后果,尤其对于婴幼儿,其气道较窄,更需重视气道通畅。
2.防止受伤:移开周围尖锐、坚硬的物体,在患儿上下牙齿之间可放置纱布等柔软物品,但不要强行撬开牙关,避免损伤牙齿和口腔黏膜。因为患儿在惊厥时肢体可能会抽搐,移开周围危险物品可防止其受伤,而放置纱布等是为了防止患儿咬伤自己,但要注意操作轻柔,不能过度用力撬牙关。
3.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脉搏、面色等情况,记录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等。及时了解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有助于后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比如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二、呼叫急救医疗服务
一旦发现患儿发生发热惊厥,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简要说明患儿的情况,包括年龄、发热情况、惊厥发作的大致表现等,以便急救人员做好相应准备,尽快到达现场进行救治。
三、后续处理
1.控制体温:在急救现场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降温。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物理降温相对较为安全,因为药物降温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低龄儿童。
2.查找发热原因:在患儿病情稳定后,要积极查找引起发热惊厥的原发病因,如感染等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若考虑是呼吸道感染引起,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来明确感染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儿,如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更要重视原发病因的查找和处理,因为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发热惊厥的发生和预后。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发热惊厥时更易出现严重情况,所以在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动作轻柔,保持气道通畅的操作要规范准确。同时,对于婴幼儿发热惊厥,要密切观察后续精神状态等情况,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有基础病史患儿:对于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等基础病史的患儿,发生发热惊厥时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在急救时除了遵循常规流程外,要格外关注其基础病史对病情的影响,并且在后续治疗中要与基础疾病的治疗相结合,比如可能需要调整基础疾病相关药物的使用等情况,但具体药物调整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儿综合情况进行判断,遵循严谨的医疗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