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反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包括瓣叶异常(先天性瓣叶畸形少见,后天性有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瓣叶病变)和瓣环异常(左心室扩张、老年人瓣环退行性变、先天性瓣环发育不良致瓣环异常);继发性包括左心室增大(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致左心室增大引发反流)、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冠心病伴束支传导阻滞等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引起反流)、瓣叶运动异常相关因素(乳头肌功能障碍、腱索病变致反流)及其他因素(结缔组织病、妊娠相关二尖瓣反流)。
一、原发性二尖瓣反流
1.瓣叶异常
先天性瓣叶畸形较为少见,如二尖瓣瓣叶裂等,胚胎发育过程中瓣叶组织发育异常导致结构异常,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关闭功能。后天性的瓣叶病变,风湿性心脏病是常见原因,风湿热反复发作累及二尖瓣瓣叶,使瓣叶增厚、挛缩、变硬,影响瓣叶的闭合;感染性心内膜炎可破坏瓣叶组织,导致瓣叶出现赘生物或穿孔等病变,从而引起反流。例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约有50%会累及二尖瓣,长期的炎症损伤会逐渐破坏瓣叶结构。
2.瓣环异常
瓣环扩大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左心室扩张是常见原因之一,随着一些心脏疾病的进展,如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腔逐渐扩大,导致二尖瓣瓣环相应扩大,瓣叶不能完全对合,引起反流。老年人的瓣环退行性变也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瓣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下降,结构松弛,进而影响二尖瓣的关闭功能。另外,先天性瓣环发育不良也可导致瓣环异常,从出生时就存在瓣环结构的异常,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关闭。
二、继发性二尖瓣反流
1.左心室增大
多种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左心室增大,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长期高血压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为了克服增高的阻力,左心室逐渐肥厚、扩大,当左心室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二尖瓣瓣环也随之扩大,瓣叶不能良好对合,引起反流。冠心病引起心肌梗死时,部分心肌坏死,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整体功能受损,导致左心室扩大,进而引发二尖瓣反流。例如,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二尖瓣反流的比例较高,这与心肌梗死导致的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
2.左心室收缩不同步
一些心脏疾病会导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如冠心病伴束支传导阻滞等情况。左心室各部分心肌收缩不协调,部分心肌收缩过早或过晚,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关闭时机,从而引起反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研究显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是导致二尖瓣反流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CRT改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二尖瓣反流。
3.瓣叶运动异常相关因素
乳头肌功能障碍可引起二尖瓣反流,乳头肌分为乳头肌和腱索,乳头肌缺血是常见原因,如冠心病导致乳头肌供血不足,使其收缩功能障碍,不能良好牵拉瓣叶,导致瓣叶关闭不全。腱索病变也可引发反流,腱索断裂较为严重,多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创伤等引起,腱索断裂后瓣叶运动失去正常的约束,出现异常运动,导致反流;腱索过长、钙化等也会影响瓣叶的对合,引起反流。例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约有10%-20%会出现腱索病变相关的二尖瓣反流。
4.其他因素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二尖瓣反流有关,如结缔组织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累及心脏瓣膜,导致瓣叶及瓣环等结构发生病变,引起二尖瓣反流。此外,妊娠相关的二尖瓣反流也有报道,妊娠期间心血管系统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部分孕妇可能出现二尖瓣反流,其机制可能与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改变等因素有关,但一般在产后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