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常见眼科急症,因房角突然关闭致眼压急升,与眼球解剖结构异常及诱因有关,有眼部和全身症状,可通过眼压测量等诊断,治疗分降眼压的药物、激光、手术等,预后与预防需注意,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急症,是由于房角突然关闭,导致眼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眼部及全身症状的眼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眼球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比如前房浅、房角窄等,在一些诱因作用下,如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环境中停留等,会导致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眼压迅速升高。
二、临床表现
1.眼部症状
视力急剧下降: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严重者可仅存光感。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影响了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视觉传导障碍。
眼痛、头痛:眼压升高会刺激眼部神经,引起眼部剧烈疼痛,可同时伴有同侧头部疼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
虹视:看灯光时,周围会出现彩色的光环,如同彩虹一样,这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角膜水肿,影响了光线的折射所致。
眼部充血:眼球表面可见明显的充血现象,呈现出暗红色。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需要注意鉴别。
三、诊断方法
1.眼压测量:眼压明显升高是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依据,通常眼压可高于21mmHg。
2.前房角检查:通过前房角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房角的开放情况,明确房角关闭的状态,这是确诊的关键。
3.眼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眼前段结构,包括房角、睫状体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发病机制和病情程度。
四、治疗措施
1.降低眼压
药物治疗:使用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可缩小瞳孔,拉开房角,促进房水排出;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减少房水生成;还可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等,降低眼压。
激光治疗:可选择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通过激光在周边虹膜上制造孔洞,使前后房沟通,房角重新开放,降低眼压。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行小梁切除术等抗青光眼手术,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降低眼压。
五、预后与预防
1.预后: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眼压可以得到控制,视力等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但如果延误治疗,高眼压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等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2.预防
定期眼部检查: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远视眼等易患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压、前房角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避免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时间在暗环境中停留,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等,这些都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眼部的正常生理功能。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高发人群,由于其眼部组织退行性变,前房浅、房角窄等解剖结构异常更明显,且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全身状况的影响。
2.有家族史人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重视眼部检查,一旦发现有前房浅、房角窄等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必要时提前干预,如定期进行眼压监测等。
3.儿童:儿童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由于儿童眼部发育尚未成熟,治疗时需要特别谨慎,优先考虑对眼部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