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和天花是由不同病原体引发的两种不同疾病。病因上,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外界生存力弱;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毒力强且生存久。症状方面,水痘先有前驱症状,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不同形态可同时存在;天花潜伏期后有高热等全身症状,皮疹离心性分布,后期化脓留疤。二者传染性都强,水痘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天花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疱疹液等传播。治疗上,水痘对症治疗,可用阿昔洛韦;天花已全球消灭,主要对症支持。预防措施上,水痘可接种减毒活疫苗,天花曾用牛痘疫苗,现停止普种。特殊人群中,儿童患水痘需注意观察、防搔抓,孕妇感染可能影响胎儿,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病情可能更严重,需避免接触传染源及必要时预防性用药。
一、答案明确
水痘不是天花,它们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两种不同疾病。
二、病因差异
1.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在外界环境中生存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耐酸,对乙醚敏感。
2.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种双链DNA病毒,毒力强,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1年半之久。
三、症状区别
1.水痘:典型症状为先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咽痛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发生于头面部,然后扩展到躯干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四肢少。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疱疹壁薄易破,常伴有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病程中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
2.天花: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前驱期会有高热、头痛、背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23天后进入出疹期,皮疹先从面部、腕部和手部开始,然后向躯干和下肢蔓延,呈离心性分布,即四肢和头面部多,躯干少。皮疹开始为红色斑疹,很快变为丘疹,23天后变为疱疹,疱疹呈圆形,大小均匀,深藏皮内,触之有坚实感,周围有红晕。疱疹在23天后开始化脓,形成脓疱,脓疱干燥后结痂,痂皮脱落后可留下瘢痕。
四、传染性及传播途径
1.水痘: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26岁儿童。在出疹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2.天花: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患者的疱疹液、痂皮等。未患过天花或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易感染。
五、治疗方法
1.水痘:以对症治疗为主。发热时可使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皮肤瘙痒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等药物,一般在出疹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效果较好。
2.天花:目前天花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止痛、补充水分和营养等。由于天花病毒的高致病性和传染性,一旦怀疑感染天花,应立即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六、预防措施
1.水痘: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12月龄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都可接种。同时,在水痘流行期间,应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天花:通过接种牛痘疫苗可有效预防天花。自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后,天花疫苗已停止普遍接种。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孩子患病期间,要注意剪短孩子的指甲,避免搔抓皮疹,以免引起感染。对于低龄儿童,用药时要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如物理降温等。
2.孕妇:孕妇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导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因此,孕妇在孕期应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如果在孕期感染水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等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感染水痘或天花后病情可能会更严重。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传染源,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