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体内湿热的中药有什么

来源:民福康

常见具有除体内湿热作用的中药有茵陈、滑石、茯苓、泽泻等,分别有不同作用机制和适用情况,使用时对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需谨慎,且要遵循辨证论治、配伍合理、注意药物禁忌的用药整体原则。

一、常见的具有除体内湿热作用的中药

(一)茵陈

1.作用机制:茵陈含香豆素、黄酮类等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从而发挥清利湿热的作用,常用于湿热黄疸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其对肝胆系统湿热有较好的调节作用,通过影响肝胆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等途径来实现除湿热功效。

2.适用情况:对于因湿热蕴结肝胆导致的身目发黄、小便短赤等症状有改善作用,不同年龄人群若出现上述因湿热引起的黄疸表现可考虑,但需在专业医疗指导下使用,尤其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二)滑石

1.作用机制:滑石主要含硅酸镁等成分,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暑的功效,能清膀胱湿热,其性寒滑利,可通过通利小便来排出体内湿热之邪,常用于热淋、石淋等下焦湿热病症。

2.适用情况:适用于有小便淋沥涩痛、尿色黄赤等下焦湿热表现的人群,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中,成人使用相对较多,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判断是否适用及用量等情况。

(三)茯苓

1.作用机制:茯苓含茯苓聚糖、茯苓酸等成分,能健脾利湿,通过健脾来促进水湿运化,从而间接起到除体内湿热的作用,对于脾虚湿盛引起的湿热内蕴有一定调理作用,可改善乏力、便溏等伴随湿热的症状。

2.适用情况:适合于脾虚且有湿热表现的人群,不同年龄人群中,成年人若因脾虚湿盛出现相关湿热症状可考虑,儿童则需由儿科医生综合评估其脾虚程度及湿热情况后决定是否使用及具体用法用量等。

(四)泽泻

1.作用机制:泽泻含泽泻醇等成分,具有利小便、清湿热的功效,能增加尿量,促进尿液中钠、钾、氯等电解质的排出,从而清除体内湿热之邪,常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湿热病症。

2.适用情况:适用于有水肿、小便不利且有湿热表现的人群,不同年龄人群中,成人使用时需注意其肾功能等情况,儿童使用更需谨慎,需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后使用。

二、除体内湿热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特殊人群方面

1.儿童: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使用除湿热中药时需格外谨慎。应在专业儿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中药及确定用量,避免因药物代谢不完全等问题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儿童使用茵陈等中药时,要严格把控剂量,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与成人不同。

2.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使用除湿热中药需特别谨慎。某些具有除湿热作用的中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滑石性寒滑利,可能会刺激子宫引起宫缩等,所以孕妇使用前必须咨询妇产科医生,由医生评估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多存在脏腑功能减退的情况,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在使用除湿热中药时,要密切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肝肾功能状况来调整药物的使用,比如泽泻可能会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老年人使用时需谨慎监测肾功能。

(二)用药整体原则

1.辨证论治:使用除体内湿热中药时,必须先进行准确的中医辨证。要区分是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等不同的湿热证型,然后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中药。例如,湿重于热的情况可能更适合以健脾化湿为主兼清湿热的药物,如茯苓等;而热重于湿的情况可能需要选用清热力度较强且能利湿的药物,如茵陈等,只有辨证准确才能保证药物的疗效并避免不良反应。

2.配伍合理:在使用除湿热中药时,常需要进行合理配伍。比如在使用清热利湿药时,可能会配伍一些健脾的药物,以防止过度清热利湿损伤脾胃,像茯苓常可与白术等健脾药物配伍使用,以达到扶正祛邪、调理机体功能的目的,使药物在除湿热的同时兼顾对整体机体状态的调节。

3.注意药物禁忌:不同的除湿热中药有各自的用药禁忌。例如,茵陈一般无明显的绝对禁忌,但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与一些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时使用;滑石不宜与含铁类药物等同时使用等。在用药前需要仔细了解所用中药的禁忌情况,确保安全用药。

了解疾病
体内湿热
人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湿气侵袭到上焦,就会出现有痰难咳或早起痰多的情况。湿属阴,热属阳,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并存,就会出现湿热体质。就是体内湿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清宫排毒丸
章杏珍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清宫排毒丸的功效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斑养颜等。 1.清热解毒 清宫排毒丸中的药材成分,如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缓解因体内湿热引起的口舌生疮、尿道灼痛等症状。 2.活血化瘀 药物中的大黄、芒硝等成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从而改善相关症状。 3.祛斑养颜 通过调节内分泌
脚痒脚臭怎么办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脚痒脚臭的缓解方法包括保持卫生、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等。 1.保持卫生 每天用温水泡脚,并彻底清洗干净脚部,同时勤换洗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材质,以减少脚部细菌滋生。 2.药物治疗 如确诊为足癣等真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涂抹于患处,或口服伊曲康唑
金银花茶可以祛痘吗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金银花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祛痘,但并不能直接祛痘。 金银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量喝有助于调节体内湿热,对于因湿热导致的痘痘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金银花茶还能改善油脂分泌,促进肌肤细胞更新,提供肌肤所需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抑制痘痘的发生或让痘痘尽快消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金银花茶并不能彻
鼻炎膏的功效与作用
张辉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鼻炎膏具有通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与缓解鼻塞、治疗急性鼻炎、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等作用。 1.通窍 鼻炎膏中的麝香、冰片等成分能够开窍,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通畅,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2.清热解毒 鼻炎膏含有黄连、黄芩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湿热毒素,对急性鼻炎引起
新生婴儿黄疸偏高吃什么药可以降下来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婴儿黄疸偏高可以在医生说明下服用黄疸茵陈颗粒来帮助降低黄疸。 黄疸茵陈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茵陈、大黄、黄芩等药物组成,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退黄的效果。其中,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尿黄等症状。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有助于排除体内湿热,减轻黄疸症状
上火后拉肚子是不是就泄火了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拉肚子即腹泻,上火腹泻是不是泄火,需根据引起上火的原因判断。 如果上火是由于体内湿热过重引起的,那么腹泻可能被视为一种身体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排便帮助排出体内的湿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由上火引起的腹泻都是健康的“泄火”方式,如上火是因为进食过多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此时腹泻一般就不是泄火
鸦胆子是什么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鸦胆子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鸦胆子味苦,性寒。这种苦寒的性味使得鸦胆子在中医中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痢、杀虫止痒、腐蚀赘疣等多种功效,对于热毒血痢、痔疮血热下血等症状有显著疗效。此外,鸦胆子归大肠经、肝经,能够调理大肠和肝的功能,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缓解因湿热引起的腹泻、痢疾等症状。
阴囊潮湿用什么药最好
吴元翼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04医院) 三甲
阴囊潮湿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清热祛湿类药物、抗真菌类药物等。 1.抗生素类药物 如果阴囊潮湿是由慢性前列腺炎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拉定、氧氟沙星等药物。 2.清热祛湿类药物 对于下焦湿热引起的阴囊潮湿,可以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清热祛湿颗粒、黄疸茵陈颗粒等。这些药物能够清除体内
金钱草能治尿路感染吗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金钱草能治尿路感染。 金钱草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通过增加排尿次数和尿量,能帮助冲洗尿路,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停留和繁殖,从而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多与体内湿热有关,金钱草的清热利湿特性能够调节体内的湿热状态,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的生长环境,对于控制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合理使
草芽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草芽一般指蒲菜,有清热、止渴、利水、促消化、消肿等功效,作用需要根据功效分析。 1.清热 蒲菜味甘,性凉,可清除体内湿热,达到清热泻火的目的。 2.止渴 蒲菜口感脆嫩多汁,可生津止渴,还能治疗口疮。 3.利水 蒲菜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及毒素、多余水分的排出,使小便通畅。 4.促消化 蒲菜富含膳食纤维,
吃什么去除体内湿热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体内湿热过重,首先要从饮食上调理,要清淡饮食,适当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肥甘厚味的食物,也不可以暴饮暴食,需要根据湿热的类型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如果是由于肝胆湿热导致,要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如果是大肠湿热过重,则要口服白头翁汤调理治疗。如果是膀胱湿热,用八正散加减治疗,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经常熬夜,按时睡觉。
体内湿热重的症状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体内湿热重可分为湿热蕴脾、肠道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类型,湿热蕴脾会出现口渴、腹胀、身体困重、皮肤发痒。肠道湿热会出现口渴、腹胀、腹痛、下痢、脓血、腹泻时如水样、肛门灼热、粪便恶臭。肝胆湿热会表现眼白与身上发黄,出现头晕、口苦、咳嗽、两肋胀痛,膀胱湿热会表现为小便次数多、尿血等。
怎么除体内湿热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如果需要去除体内湿热,可以选择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饮食方面可以吃玉米或红豆煮粥、山药煲汤、党参煲汤。还可以通过调味料改善,比如葱、姜、蒜,可以祛除体内湿气。一般全身出汗以后,就能使症状有所缓解。中药方面主要以清热药物为主。还可以通过运动去除湿热,像跑步、游泳、瑜伽等,有利于水分代谢。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