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性质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多全收缩期、较粗糙,强度因病情轻重而异,传导方向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部分向胸骨左缘传导;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对杂音特点有影响,儿童病因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老年人多与退行性变等有关,性别对杂音基本特征影响不大,吸烟、饮酒可间接影响杂音,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病史会使杂音特点受相应病史影响
收缩期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典型杂音是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多为全收缩期,性质较粗糙。这是因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在收缩期左心室血液反流至左心房,产生湍流而形成杂音,其全收缩期的特点是从第一心音(S?)后立即开始,持续到第二心音(S?)之前。例如,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到,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约80%-90%可闻及全收缩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
杂音强度:杂音强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杂音可能较柔和;中度及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杂音一般较响亮,可达3/6级以上甚至更响。一些研究表明,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杂音强度往往更明显,可达到4/6级或5/6级。
杂音传导方向
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传导:这是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的常见传导方向。由于左心室收缩时血液反流向左心房,然后通过二尖瓣环向左心室后壁及左腋下等部位传导,所以杂音会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例如,通过心脏听诊的查体方法可以发现,很多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杂音会向这些部位传导,这也是与其他心脏杂音相鉴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部分患者可向胸骨左缘传导:少数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杂音还可能向胸骨左缘传导,但相对向左腋下传导的情况较少见。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对杂音特点的影响
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时期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例如先天性二尖瓣畸形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其杂音特点可能因心脏结构异常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仍符合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等特点。由于儿童心脏相对较小,杂音传导可能相对局限,但仍具有收缩期全期杂音的基本特征。
老年人:老年人二尖瓣关闭不全多与退行性变、瓣环钙化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杂音的强度和传导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例如,瓣环钙化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其杂音强度可能不如年轻患者中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那么响亮,但仍以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为主要特点。
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在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特点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男女患者的杂音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传导方向等基本特征相似。但在某些因特定病因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不过总体上性别对杂音性质和基本特点的影响不大。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长期吸烟的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影响心脏血管功能,加重心脏负担,可能使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杂音强度有所变化。例如,吸烟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等,进而影响心脏内血流动力学,使得杂音可能相对更明显,但这一影响更多是通过对整体心脏功能的间接作用,而不是直接改变杂音的基本性质。
饮酒:过量饮酒可导致心肌损害,对于已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加重病情,从而影响杂音特点。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使心肌收缩力下降等,使得杂音的强度、传导等可能发生改变,但同样是通过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间接作用于杂音,而不是改变杂音的固有性质。
病史因素
风湿性心脏病病史: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其杂音特点往往与风湿性病变导致的瓣叶病变相关。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通常较典型,为全收缩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且可能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例如,患者可能有既往风湿热发作的病史,如关节炎、发热等,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在收缩期的特点更加符合风湿性病变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心肌病病史:有心肌病病史的患者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特点可能会受到心肌病类型和心脏功能状态的影响。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扩大可能导致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其杂音特点可能与原发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有所不同,但仍以收缩期杂音为主要表现,不过杂音的强度、传导等可能会因心脏扩大程度和心肌功能受损情况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