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怎么检查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特殊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了解家族史、用药史、发病年龄及相关病史;体格检查包括测双侧上肢血压、查腹部血管杂音和甲状腺;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检查(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激素水平)和尿液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儿茶酚胺);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MRI;特殊检查有肾动脉造影、动态血压监测、睡眠呼吸监测。不同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患者检查时需考虑各自特点。
一、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1.详细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因为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等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家族中有此类疾病患者需高度警惕;询问患者的用药史,一些药物如避孕药、类固醇类药物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关注患者的发病年龄,年轻患者出现高血压更需排查继发性因素;了解患者是否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相关病史。
2.体格检查:测量双侧上肢血压,若双侧血压差异较大需排查主动脉缩窄等血管病变;检查腹部有无血管杂音,肾动脉狭窄时可能在腹部听到血管杂音;检查甲状腺有无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血压升高。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了解肾功能情况,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肾功能异常时这些指标会升高。
电解质:检测血钾、血钠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常出现血钾降低,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高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情况。
血糖、血脂:了解患者代谢情况,代谢综合征与继发性高血压有一定关联,血糖、血脂异常可能是相关疾病的表现。
激素水平: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相关激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有助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的诊断;检测皮质醇水平,排查库欣综合征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检测儿茶酚胺水平,对于嗜铬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有诊断意义。
2.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等,肾脏疾病患者尿常规可能出现异常,如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阳性、可见红细胞等。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更准确地评估肾脏的蛋白丢失情况,对于判断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及与高血压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尿儿茶酚胺:嗜铬细胞瘤患者尿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可发现肾脏实质性病变、肾动脉狭窄等情况,如肾动脉狭窄时可能出现肾脏大小不对称等表现。
肾上腺超声:有助于发现肾上腺肿瘤等病变,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的诊断有帮助。
2.CT检查
肾脏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的结构,对于肾脏肿瘤、肾动脉狭窄等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发现较小的肾脏病变。
肾上腺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较为准确,能够发现肾上腺的占位性病变,协助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
3.磁共振成像(MRI)
肾动脉MRI:可以清晰显示肾动脉的情况,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等不适合进行CT血管造影(CTA)的患者。
肾上腺MRI: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与CT类似,但在某些方面如对软组织的分辨等可能有一定优势,有助于肾上腺相关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四、特殊检查
1.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可以明确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等,但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的风险。
2.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评估血压的昼夜节律、判断高血压的类型等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一些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血压变化信息。
3.睡眠呼吸监测:对于怀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睡眠呼吸监测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及严重程度等情况,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在睡眠中由于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可导致血压升高。
对于儿童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检查时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儿童肾脏疾病的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权衡辐射剂量等问题;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的继发性高血压,要考虑到妊娠相关因素对检查的影响以及对胎儿的影响等,选择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老年患者进行检查时要注意其身体的耐受性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