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分期标准 生存期
肺腺癌分期采用UICC和AJ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系统,T、N、M分别代表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Ⅰ期包括ⅠA期(5年生存率80%-90%)、ⅠB期(5年生存率70%-80%);Ⅱ期5年生存率约50%-60%;Ⅲ期包括ⅢA期(5年生存率30%-40%)、ⅢB及ⅢC期(5年生存率10%-30%);Ⅳ期为晚期,5年生存率通常不足10%,各期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肺腺癌分期标准
肺腺癌的分期主要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系统,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
T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所在位置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等分为Tx(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肿瘤)、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Tis(原位癌)、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包绕,支气管镜下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近端,未侵及主支气管)、T2(肿瘤最大径>3cm且≤7cm;或肿瘤侵犯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或肿瘤累及脏层胸膜;或肿瘤合并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其范围小于一侧全肺)、T3(肿瘤最大径>7cm;或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如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隆突<2cm,但未侵及隆突;或全肺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T4(无论大小,肿瘤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如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隆突;或伴有恶性胸腔积液或恶性心包积液;或同一肺叶内出现多个孤立肿瘤结节)。
N分期: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的淋巴结)、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M分期:Mx(远处转移不能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又分为M1a(孤立肿瘤转移灶分布在对侧肺叶,或出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M1b(远处转移灶累及胸膜以外的器官)。根据TNM分期组合,肺腺癌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二、肺腺癌不同分期的生存期
1.Ⅰ期
ⅠA期: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约为80%-90%左右。此阶段肿瘤较小,没有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通过手术等治疗手段有可能达到较好的预后,年轻、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通常更好,而年龄较大、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来说ⅠA期肺腺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生存情况较为理想。
ⅠB期:5年生存率略低于ⅠA期,约为70%-80%左右。相对ⅠA期肿瘤可能稍大一些,但仍局限于肺部,没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患者的生存情况也与自身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比如生活方式健康、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生存期相对更长。
2.Ⅱ期
Ⅱ期肺腺癌5年生存率大约在50%-60%左右。Ⅱ期包括T1-2N1等情况,肿瘤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区域淋巴结转移,但还未出现远处转移,治疗上多采用手术结合术后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患者的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以及对治疗的耐受性等都会影响生存期,例如年轻患者身体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好,可能预后相对更好。
3.Ⅲ期
ⅢA期:5年生存率约为30%-40%左右。此期肿瘤可能侵犯纵隔淋巴结等情况,治疗相对复杂,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差异较大,比如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在治疗过程中面临更多风险,生存期相对较短。
ⅢB期及ⅢC期:5年生存率更低,大约在10%-30%左右。肿瘤侵犯范围更广,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更复杂,甚至可能出现远处微小转移等情况,治疗难度大,患者的生存期个体差异很大,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对生存期的影响,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4.Ⅳ期
Ⅳ期肺腺癌属于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通常不足10%。此期已经发生远处转移,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如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患者的年龄、转移部位、身体一般状况等都会影响生存期,例如转移部位较少、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能通过积极治疗获得相对较长的生存期,而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差、转移部位多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短,并且需要关注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来提高其生存期间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