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偏头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偏头痛的原因包括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饮食不节伤脾胃生痰湿、体质偏颇及外邪侵袭阻经络;治疗方法有针灸选穴调气血、中药按证型辨证论治、推拿按摩促气血通、情志调节保心情畅、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作息规律、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需各有注意事项
一、中医偏头痛的原因
(一)情志失调
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志刺激,可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偏头痛。例如,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情绪易波动的人群,偏头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情志不舒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导致气血运行失常密切相关。
(二)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油腻、生冷寒凉等食物,可损伤脾胃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则运化失常,痰湿内生。痰湿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亦可引发偏头痛。比如,经常暴饮暴食、偏好甜食及肥腻食物的人群,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痰湿内蕴的情况,进而增加偏头痛的发病风险。
(三)体质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导致的体质偏颇,如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等,也与偏头痛的发生有关。气血亏虚则头部失于滋养,易出现头痛;肝肾阴虚则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引发偏头痛。例如,素体虚弱、长期劳累的人群,多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更易遭受偏头痛的困扰。
(四)外邪侵袭
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阻遏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偏头痛。其中,风邪为六淫之首,常夹其他邪气侵袭人体,如风夹寒邪凝滞经络,风夹热邪上扰清窍等,均可能引发偏头痛。如在季节更替、气候多变时,不注意保暖,容易感受外邪而诱发偏头痛。
二、中医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一)针灸治疗
1.选穴原则:根据偏头痛的不同证型选取相应穴位。如肝经风热型可选取太冲、行间等肝经穴位;气血亏虚型可选取足三里、气海等补益气血的穴位。一般常选头部的局部穴位,如率谷、头维、风池等,以及远端的相关经络穴位进行针刺。
2.作用机制:通过针刺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疏通阻滞的经络,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针刺可以刺激经络穴位,激发经气,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改善头部的气血供应,缓解偏头痛症状。例如,临床研究表明,针刺特定穴位对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进而缓解头痛。
(二)中药辨证论治
1.肝阳上亢证: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潜阳;石决明重镇潜阳;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栀子、黄芩清肝泻火;牛膝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熄风之功。
2.气血亏虚证:治以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加减。方中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全方具有气血双补之功。可加黄芪、党参加强补气之力,当归、熟地加强补血之效,使气血充足,头部得养而痛止。
3.痰湿中阻证:治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白术健脾燥湿;天麻平肝熄风;茯苓、甘草健脾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祛湿,健脾熄风之效,使痰湿得化,脾胃调和,头痛得除。
4.瘀血阻络证: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赤芍、老葱、生姜、红枣行气活血;麝香辛香走窜,通窍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窍止痛之功,使瘀血得化,经络通畅,头痛得愈。
(三)推拿按摩
1.头部按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或四指从印堂穴开始,向上推至神庭穴,往返操作多次;然后从头部两侧太阳穴开始,沿头部两侧向头顶推揉;再用双手拇指点按风池、率谷等穴位,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以酸胀为度。通过头部按摩可以促进头部的气血运行,缓解头部肌肉的紧张,从而减轻偏头痛症状。
2.肩颈部按摩:偏头痛患者常伴有肩颈部肌肉紧张,按摩肩颈部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气血运行。按摩者用双手拿捏患者的肩颈部肌肉,从肩部向上拿捏至颈部,反复操作多次;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肩井穴等穴位,以缓解肩颈部的紧张状态,进而减轻偏头痛。例如,对于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颈部肌肉紧张而引发偏头痛的人群,肩颈部按摩能取得较好的缓解效果。
(四)情志调节
对于因情志失调引发偏头痛的患者,应注重情志调节。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心理疏导、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情志因素与偏头痛的发生密切相关,良好的情志状态有助于机体气血的调和,减少偏头痛的发作。例如,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每天定时进行,可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因情志不舒导致的偏头痛。
(五)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时间规律。睡眠不足或作息紊乱可影响气血的生成与运行,易诱发偏头痛。一般成年人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2.饮食调理: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从而维持气血的充足与通畅。例如,多吃小米、玉米等粗粮,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多吃苹果、香蕉等水果,可补充维生素,有利于身体健康。
3.适度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例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慢跑运动,对偏头痛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偏头痛患者应尤其注意避免诱因,如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且儿童偏头痛的治疗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推拿按摩等温和的方法,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身体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孕妇偏头痛患者则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避免不当针刺对胎儿造成影响,中药使用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药物;老年人偏头痛患者应关注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偏头痛时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的情况,避免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对基础疾病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