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意识改变、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表现、体温异常、尿量减少、皮肤黏膜改变等。
1、意识改变
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或意识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这是由于全身灌注不足导致脑组织缺氧,进而影响神经功能。
2、循环系统症状
患者常出现血压下降,甚至难以测出,脉搏细速且弱,四肢湿冷,皮肤出现花斑样改变。这是由于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导致外周循环灌注不良。
3、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频率加快,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窘迫,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可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
4、体温异常
患者体温可升高或降低,高热常见于感染早期,而体温不升或低于正常则提示病情危重,可能与末梢循环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5、尿量减少
由于肾脏灌注不足,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尿量是反映肾灌注和全身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持续少尿提示预后不良。
6、皮肤黏膜改变
皮肤苍白、发绀或出现瘀斑,黏膜干燥、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这是由于微循环障碍和血容量不足,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缺氧。
感染性休克病情危急,进展迅速,若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切勿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