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核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乳房肿块、疼痛、乳头乳晕改变,全身有发热、盗汗、消瘦,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有差异,生活方式不健康等人群易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乳房肿块: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肿块通常边界不清,质地较硬,可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早期肿块可能较小,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大。例如,有研究显示部分乳腺结核患者就诊时乳房肿块直径可达数厘米,且肿块的硬度、活动度等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乳房疼痛:一般为隐痛或钝痛,部分患者疼痛不明显。在病情活动期,疼痛可能会稍有加重,但不如乳腺炎等疾病疼痛剧烈。
乳头乳晕改变:病变累及乳头乳晕时,可出现乳头内陷、乳头溢液等情况。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溢液涂片可能找到抗酸杆菌。
全身症状
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午后或傍晚体温稍高,早晨可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不过相对较少见。长期低热可能会导致患者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醒后汗止。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一种慢性消耗状态,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盗汗症状。
消瘦:由于结核杆菌的慢性消耗作用,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情况。如果病情较长时间得不到控制,消瘦可能会比较明显,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乳腺结核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症状可能不太典型,需要仔细鉴别;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全身症状可能相对不明显,局部肿块可能成为主要的就诊原因。生活方式不健康、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结核患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乳腺结核相关症状,一旦发现乳房出现异常肿块、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