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是一种主要影响脊柱关节和脊柱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16-3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早期症状有下腰痛或骶髂部不适、疼痛或发僵,有时牵涉至臀部,晨僵,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发热、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1.下腰痛或骶髂部不适、疼痛或发僵,有时牵涉至臀部。也可表现为臀部、腹股沟酸痛或不适,症状可向下肢放射。
2.晨僵是脊柱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晨起时或久坐后脊柱、髋关节、足跟部等部位出现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
3.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如足跟痛、足掌痛、肋间神经痛、胸骨柄痛等。
4.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5.严重者可出现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脊柱炎的预后非常重要。
对于脊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
2.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敷、按摩、针灸等,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3.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持脊柱的灵活性和强度,预防脊柱畸形。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脊柱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态,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
2.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和潮湿的环境。
3.适当锻炼,增强脊柱和肌肉的强度。
4.戒烟,避免呼吸道感染。
5.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
总之,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