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折怎么治疗
颅骨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治疗中单纯线性骨折无明显症状者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有脑脊液漏要保持清洁取头高位等;手术治疗指征包括颅骨骨折合并较大颅内血肿致颅内压增高、凹陷深度超1cm或压迫脑重要功能区、开放性颅骨骨折需尽早清创,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有差异。
一、保守治疗
1.一般观察与护理
对于单纯线性颅骨骨折且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年龄较小的儿童颅骨弹性较好,线性骨折可能愈合相对较快,但仍需严密监测,因为可能存在迟发性颅内出血等情况;老年人颅骨骨折后恢复相对缓慢,且合并基础疾病的风险较高,更要加强观察。生活方式上,要保证患者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头部再损伤的风险。
若患者有头痛等症状,可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如让患者处于安静环境,避免噪音等刺激。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其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保证营养供给以利于恢复。
2.脑脊液漏的处理
当颅骨骨折伴有脑脊液漏时,要保持外耳道、鼻腔清洁,不可堵塞或冲洗。患者应取头高位,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不同年龄患者处理需注意差异,儿童的颅骨缝尚未完全闭合,脑脊液漏有一定自行停止的可能,但仍需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护理;老年人由于自身抵抗力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更要防止颅内感染,一旦发生脑脊液漏时间较长或出现感染迹象,需及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当颅骨骨折合并颅内血肿,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且血肿量较大,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需考虑手术清除血肿。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血肿量的判断及手术时机的把握有所不同。儿童颅内血肿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即使血肿量相对较少,若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等情况也需尽早手术;老年人本身脑萎缩,较小的血肿也可能导致明显的颅内压增高,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手术。
凹陷性颅骨骨折,若凹陷深度较大,超过1cm,或凹陷骨折压迫脑重要功能区,导致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需行手术复位。儿童凹陷性颅骨骨折复位时要充分考虑其颅骨的生长发育情况,尽量减少对颅骨生长的影响;老年人凹陷性颅骨骨折手术要综合评估其全身状况,因为老年人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
开放性颅骨骨折,由于伤口存在污染,需尽早进行清创手术,防止颅内感染。对于儿童开放性颅骨骨折,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加强伤口护理,同时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因为儿童对伤口的恐惧可能影响恢复;老年人开放性颅骨骨折术后要密切观察感染迹象,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