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折的原因包括外力创伤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外力创伤因素有交通事故、暴力袭击、运动损伤、跌倒摔伤等,如交通事故中头部受冲击、暴力袭击中面部受击打等易致颌骨骨折;病理性因素有骨肿瘤致骨质破坏、骨质疏松致骨密度降低等,骨肿瘤会破坏颌骨结构降低承受外力能力,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因轻外力发生颌骨骨折。
一、外力创伤因素
1.交通事故:机动车碰撞、行人被车撞击等交通事故是导致颌骨骨折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交通事故中,头部与方向盘、挡风玻璃等物体发生碰撞,强大的冲击力可传递至颌骨,引发骨折。例如,高速行驶时急刹车,人体头部向前冲,面部受到的冲击力可能导致下颌骨或上颌骨骨折。不同年龄段人群在交通事故中的受伤风险有所不同,青少年和青壮年由于参与交通活动相对频繁,且身体灵活性较高,在事故中头部受冲击的概率相对较大;而老年人可能因反应较慢,在事故中更易发生颌骨骨折。
2.暴力袭击:斗殴、被他人击打面部等暴力行为也可造成颌骨骨折。例如,拳击、棍棒打击面部等情况,外力直接作用于颌骨部位,根据外力的大小、作用部位和方向不同,可导致不同部位的颌骨骨折。男性在一些社交场景中发生暴力冲突的概率相对高于女性,因此男性因暴力袭击导致颌骨骨折的风险可能略高,但这并非绝对,女性在特定的暴力场景下也可能发生此类骨折。
3.运动损伤:参与某些高风险运动时易发生颌骨骨折,如足球、篮球、拳击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面部受到他人撞击、摔倒时面部着地等情况都可能引发颌骨骨折。年轻人参与高风险运动的频率较高,所以年轻人因运动损伤导致颌骨骨折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足球比赛中球员头部与其他球员身体碰撞,可能导致上颌骨或下颌骨骨折。
4.跌倒摔伤:老年人由于平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跌倒,尤其在户外地面不平整、室内环境有障碍物等情况下,跌倒时面部着地可导致颌骨骨折。儿童也可能因玩耍时跌倒、从高处坠落等导致颌骨骨折,儿童骨骼相对较脆弱,跌倒等外力作用下更易发生骨折。
二、病理性因素
1.骨肿瘤:颌骨本身的肿瘤性病变可导致骨质破坏,使颌骨强度降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甚至无明显外力时也可能发生骨折。例如,颌骨的骨肉瘤、软骨肉瘤等恶性肿瘤,会破坏颌骨的正常结构和骨组织,降低其承受外力的能力。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肿瘤本身的发病情况与年龄等因素有关,某些骨肿瘤在青少年中也有一定的发病概率。
2.骨质疏松: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原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降低,骨的强度和韧性下降,颌骨也会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骨折。即使是较轻的外力,如咀嚼硬物、打喷嚏等,也可能引发颌骨骨折。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女性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进展可能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