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首要措施
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需多措施并举,首要措施是控制感染,因感染易诱发心力衰竭且能加重心脏负荷等,要明确病原体并选用合适抗菌药物、加强呼吸道管理;改善呼吸功能也重要,可减少二氧化碳潴留、纠正缺氧以减轻心脏负担,采用呼吸训练、支气管扩张剂、机械通气等方法;纠正心力衰竭可应用利尿剂减轻前负荷及谨慎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对老年患者要密切监测并谨慎用药、细致呼吸道护理,儿童患者则要避免不良药物、选适合呼吸支持方式及严格调整药物剂量观察反应。
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首先要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可通过痰培养、血培养等检查手段来确定。根据病原体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如对于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同时要加强呼吸道管理,包括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感染的控制。
改善呼吸功能也是重要措施
呼吸功能改善的意义:肺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改善呼吸功能能减少二氧化碳潴留,纠正缺氧,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例如,通过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具体改善方法:可采用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对于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等,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同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
纠正心力衰竭
利尿剂的应用: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水肿,使用利尿剂可以减轻心脏前负荷。常用的利尿剂有呋塞米等,通过促进钠水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容量负荷。但在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更要密切监测血钾等电解质水平。
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对于常规治疗无效或心力衰竭较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毛花苷丙等,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过正性肌力药物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需谨慎,因为肺心病患者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差,易发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对于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老年患者: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肾功能等。在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使用利尿剂时要防止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老年患者行动不便,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的再次发生,如定期翻身、拍背等呼吸道护理要更加细致。
儿童患者:儿童肺心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心力衰竭,治疗更为棘手。在治疗感染时要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改善呼吸功能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呼吸支持方式,如小儿专用的吸氧设备和呼吸训练方法等。在纠正心力衰竭时,使用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进行剂量调整,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儿童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