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的偏头痛怎么办
感冒可因炎症介质释放等致偏头痛,有非药物缓解措施,包括休息与环境调节(儿童需充足休息等,成年人保证作息)、冷敷或热敷(儿童冷敷控时,成年人依耐受调整温度)、适度按摩(儿童力度轻柔,成年人依舒适调整,长期伏案者按摩颈部等),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情况用药物,患者勿自行用药尤其儿童。
一、明确感冒引起偏头痛的可能机制
感冒时,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可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如前列腺素等,这些炎症介质可能刺激头部血管,引起血管收缩或舒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偏头痛;同时,感冒引起的全身不适、发热等也可能影响神经调节,诱发偏头痛。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1.休息与环境调节
年龄因素:儿童感冒后更需保证充足休息,营造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一般22~24℃)的睡眠环境,有利于身体恢复,缓解偏头痛。成年人也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优质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因为疲劳可能加重偏头痛症状。
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的人群,调整生活方式尤为重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发生及减轻感冒引起的偏头痛。
病史情况:有偏头痛病史的人群感冒时更易诱发,此时要特别注意休息,既往偏头痛发作时对光线、声音敏感的患者,在休息环境中要尽量避免强光和嘈杂声音刺激。
具体操作:找一个舒适、安静的房间躺下或坐下,闭上眼睛,放松身心,可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深呼吸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血管紧张,缓解偏头痛。一般每次深呼吸持续5~10分钟,可重复进行。
2.冷敷或热敷
年龄与个体差异: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时间,一般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避免冻伤;成年人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对于有血液循环不良病史的人群,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一般40~50℃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引起的偏头痛。
具体操作:将毛巾浸泡在冷水中(儿童可用温水),拧干后敷在额头或疼痛部位,每5~10分钟更换一次;或者用热水袋装入温水(温度适中),敷在疼痛部位,同样每5~10分钟更换,通过温度刺激调节头部血管状态来缓解偏头痛。
3.适度按摩
年龄因素:儿童按摩时力度要轻柔,可由家长轻轻按摩儿童的太阳穴等部位,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打圈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成年人可适当加大力度,但要以自身感觉舒适为准。
生活方式与病史: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的人群,感冒时按摩颈部肌肉可缓解因肌肉紧张引起的偏头痛相关症状。按摩时从后颈部开始,用手指轻轻按压并向上揉捏肌肉,逐渐向颈部两侧及肩部延伸,每次按摩10~15分钟。按摩太阳穴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以适中的力度按压并做环形按摩,每次按摩3~5分钟,可刺激头部经络,缓解偏头痛。
三、就医及药物相关情况(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感冒引起的偏头痛症状严重,如头痛剧烈、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视力模糊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考虑使用一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整体情况判断,患者不可自行随意使用药物,尤其是儿童,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恰当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