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常规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包括多方面内容,隔离护理要求确诊后居家隔离2周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发热护理需密切监测体温,38.5℃以下精神好时优先物理降温,超38.5℃或物理降温不佳可遵医嘱用药;口腔护理要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可遵医嘱用促进黏膜修复药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饮食护理强调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保证水分摄入;病情观察需关注症状及皮疹变化,有异常及时就医;特殊人群护理中,儿童要密切关注病情、避免过度包裹,孕妇及时就医、谨慎用药,老年人注意基础疾病情况并调整饮食。
一、隔离护理
1.隔离要求: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确诊后需居家隔离2周左右,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
2.隔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同时,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2224℃)和湿度(50%60%),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二、发热护理
1.体温监测: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应增加测量次数。
2.物理降温:当体温在38.5℃以下且患者精神状态较好时,可优先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每次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更换一次;或使用退热贴,贴于额头、颈部大动脉处等部位。也可以用温水擦拭患者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促进散热。
3.药物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或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需要注意的是,6个月以下婴儿用药需谨慎,应严格遵循医嘱。
三、口腔护理
1.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淡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对于较小的患儿,家长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口腔。
2.缓解疼痛: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会导致口腔疼痛,可遵医嘱使用促进口腔黏膜修复的药物。同时,避免给患者食用辛辣、过烫、过硬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
四、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羹、米粥、面条等。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补充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毒素排出。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果汁等。
五、病情观察
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温、食欲、有无呕吐、肢体抖动等情况。如出现精神萎靡、高热不退、频繁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皮疹变化:注意观察口腔疱疹及手足等部位有无皮疹出现,若有新的皮疹出现或原有皮疹增多、破溃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
六、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和护理。在患儿发热时,避免过度包裹,以防影响散热。同时,要安抚患儿情绪,避免因哭闹加重呼吸负担。
2.孕妇:孕妇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由于孕期用药需谨慎,应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较弱。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确保病情稳定。饮食上要根据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调整食物种类和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