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
肺心病诊断需综合多方面,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有咳嗽、气促等呼吸系统及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体格检查有肺气肿体征、心血管系统右心衰竭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液有红细胞等变化、血气分析有低氧等,心电图有右心室肥大等改变;影像学检查X线有肺动脉高压等征、超声心动图有右心相关改变;还有肺功能、放射性核素等检查辅助,要综合各项结果,考虑个体差异来准确诊断。
一、病史与症状表现
肺心病患者通常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症状上会有咳嗽、咳痰、气促等呼吸系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加重、活动耐力下降等,还可能有心悸、腹胀、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为肺心病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例如长期吸烟的老年人,本身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及下肢水肿,需考虑肺心病可能。
二、体格检查体征
(一)呼吸系统体征
可发现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等。同时可能闻及干湿性啰音,若存在肺部感染时啰音会更明显。
(二)心血管系统体征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多提示右心室肥大、扩大。还可能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增高,反映长期缺氧导致的红细胞代偿性增多。血气分析可出现低氧血症,如动脉血氧分压(PaO?)低于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高于50mmHg,提示呼吸功能不全。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高。
(二)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改变,如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RV?+SV?≥1.05mV及肺型P波等。还可能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表现,为诊断肺心病提供心电图依据。
四、影像学检查
(一)X线检查
除了肺部基础疾病的X线表现外,还可见肺动脉高压征,如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右心室增大征等。例如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心尖上翘,提示右心室增大。
(二)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发现右心室流出道增宽(≥30mm)、右心室内径增大(≥20mm)、右心室前壁增厚、肺动脉内径增宽(≥21mm)或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等,对诊断肺心病及评估右心功能有重要价值。
五、其他检查
(一)肺功能检查
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肺功能检查可评估通气功能障碍的程度,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降低等,有助于明确基础肺部病变情况,对肺心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辅助作用。
(二)放射性核素检查
可通过测定肺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肺血管病变,对诊断肺心病有一定帮助,尤其是在鉴别诊断方面。
总之,肺心病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只有各项指标相互印证,才能准确做出肺心病的诊断。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在诊断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其个体差异对各项检查结果的影响,从而更精准地进行诊断。例如儿童肺心病相对少见,多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诊断时需结合其特殊病史及表现;女性肺心病患者在诊断时要考虑与妊娠等特殊情况导致的心肺改变相鉴别;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人群肺心病的诊断要重点排查职业性肺病相关因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