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引流时出现休克应怎样急救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引流出现休克时,需立即停止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休克体位,迅速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视情况用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查找休克原因处理,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立即停止胸腔引流
当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引流时出现休克,首先应立刻停止胸腔引流操作,防止进一步加重病情。
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以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这对于休克患者至关重要,因为缺氧会进一步加重休克状态。对于儿童患者,更要特别注意头部的妥善摆放,避免因呼吸道梗阻影响呼吸功能。
三、采取休克体位
让患者取平卧位,下肢适当抬高,这样可以增加回心血量。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用头胸部和下肢适当抬高的体位,以兼顾呼吸和循环的改善。儿童患者在采取休克体位时,要注意体位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造成额外损伤。
四、迅速补充血容量
1.晶体液: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等晶体液,以补充血管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晶体液的补充量需根据患者的休克程度、体重等因素来综合判断,一般先快速输注一定量,如成人可先快速输注500-1000ml,然后根据患者反应调整。
2.胶体液:若晶体液补充后休克仍未纠正,可考虑输注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液可以维持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减少血管内液体向组织间隙渗漏。对于老年患者,在补充胶体液时要密切监测心功能,避免因快速大量输注胶体液导致心功能不全。
五、药物治疗
1.血管活性药物:如患者休克仍未改善,可根据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多巴胺可以通过兴奋心脏β?受体、血管α受体和多巴胺受体,起到强心、升压和改善内脏灌注的作用。但在使用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儿童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并密切观察药物反应。
2.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休克患者,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休克等作用,但使用时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感染风险增加等,对于有感染病史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命体征变化相对较快,更要加强监测频率,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
七、进一步查找休克原因并处理
1.判断是否存在过敏等其他因素:虽然胸腔引流导致休克多与引流速度、引流量等有关,但也需排查是否存在对引流相关物质过敏等其他因素。如果考虑过敏因素,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2.评估是否有心脏等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对于本身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胸腔引流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会诱发心功能不全等情况,此时需要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心脏支持措施,如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等,但儿童患者要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在胸腔引流出现休克时,要特别注意各器官功能的保护。在补液时要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和量,防止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同时,要更加轻柔地进行各项操作,避免因患儿不配合而加重病情。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肺、肾等器官功能减退,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器官功能变化。补液时要注意心功能情况,防止输液过快导致心力衰竭。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