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部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因包括病原体因素和宿主因素,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及相应体征,诊断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为主,预防可通过增强免疫力、注意卫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方式进行。
一、定义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部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引发感染,也可由其他部位感染经血行播散至肺部。
二、病因
1.病原体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产生的毒素和酶等物质会导致肺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该菌在外界环境中较为常见,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其侵袭。
2.宿主因素
年龄:婴幼儿时期是发病的常见年龄段,这与婴幼儿的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有关。婴幼儿呼吸道较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一旦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引起炎症扩散和肺部组织的损伤。
基础健康状况:如果儿童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会影响肺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发生肺炎的风险;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免疫力受到抑制,也更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引发肺炎。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全身症状: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呈弛张热型,也可呈稽留热型。同时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烦躁不安等全身中毒症状。
呼吸道症状:咳嗽较为剧烈,初期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咳出脓性痰,部分患儿可出现咯血现象。呼吸急促,频率加快,可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2.体征:肺部体征出现较早,早期可仅有呼吸音粗糙,之后可闻及中、细湿啰音。病情严重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部分患儿可合并脓胸、脓气胸等并发症,此时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如脓胸时患侧胸部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脓气胸时可闻及胸内积气的体征等。
四、诊断
1.病史与临床表现: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近期是否有感染史等,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如高热、脓性痰、肺部相应体征等,初步考虑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可能。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常明显升高,一般可达(15-3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见核左移及中毒颗粒。
病原学检查:痰培养、血培养等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但血培养阳性率相对较低,痰培养如果在发病早期留取标本,也有助于明确病原菌。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见肺部多发性浸润阴影,可伴有肺气囊、肺脓肿、脓胸、脓气胸等并发症的相应影像学表现。肺气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
胸部CT: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或需要更清晰观察肺部病变情况时,可进行胸部CT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肺部病灶的范围、性质等。
五、治疗
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苯唑西林钠等。同时,针对患儿出现的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吸氧等。对于出现脓胸、脓气胸等并发症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胸腔穿刺引流等相应的治疗措施。
六、预防
1.增强儿童免疫力:合理喂养,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同时,让儿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2.注意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减少接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机会。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基础疾病的病情,以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