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护理时需多方面注意。隔离护理方面,确诊后居家隔离2周,患儿独居,房间勤通风;发热护理要监测体温,低于38.5℃且精神好时物理降温,超38.5℃或不适时在医生指导下用退烧药;口腔护理包括进食后清洁口腔,用药物缓解疼痛;饮食护理应选清淡易消化食物,控制温度,保证水分摄入;休息与活动护理要保证患儿充足休息,适度活动;病情观察要密切关注症状并记录变化;特殊人群如年龄小、免疫力低下、过敏体质的儿童护理时需更细心,遵循相应注意事项,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隔离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确诊后应居家隔离2周左右,尽量让患儿待在单独的房间,减少与家人尤其是其他儿童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要做好房间的通风换气,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二、发热护理
1.体温监测: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变化,建议每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更要加强监测。
2.物理降温:当患儿体温低于38.5℃且精神状态较好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可以用温湿毛巾擦拭患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也可以使用退热贴,贴在额头或颈部大动脉处。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注意避免擦拭胸部、腹部等部位,以免引起不适。
3.药物降温:当患儿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出现明显不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6个月以下婴儿使用退烧药需格外谨慎,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口腔护理
1.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可以在患儿进食后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对于年龄较小无法漱口的婴儿,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口腔。
2.缓解疼痛:口腔疱疹和溃疡会导致患儿口腔疼痛,影响进食。可以在进食前用冰硼散、锡类散等药物涂抹溃疡处,以缓解疼痛。但要注意避免患儿将药物咽下。
四、饮食护理
1.选择合适食物: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牛奶、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疼痛。
2.控制食物温度:食物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可以将食物放至温热或微凉后再给患儿食用。
3.保证水分摄入:鼓励患儿多喝水,以保持口腔和咽喉部湿润,防止脱水。可以给予温开水、果汁等,但要避免饮用过甜或过酸的饮料。
五、休息与活动护理
1.保证充足休息: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年龄较小的婴儿要保证每天1216小时的睡眠时间,幼儿要保证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
2.适度活动: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安静的游戏,如拼图、搭积木等。
六、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症状:除了关注体温和口腔情况外,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食欲、有无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频繁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记录病情变化:家长可以记录患儿的体温、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
七、特殊人群提示
1.年龄较小儿童:年龄越小的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越快,护理时要更加细心。在使用药物和进行物理降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免对儿童造成伤害。
2.免疫力低下儿童: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恢复时间也可能较长。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注意预防感染,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3.过敏体质儿童:对于过敏体质的儿童,在使用药物和选择食物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和食物。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儿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或食物,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