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的6个早期信号
骨肉瘤早期有多种信号,包括疼痛(初期间歇性隐痛,后变为持续性剧痛,青少年不明原因关节骨骼痛、老年人疼痛性质等改变需警惕)、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等,青少年异常肿块及有家族肿瘤史人群应重视)、关节活动受限(有卡顿僵硬感、范围减小,运动员治疗不佳、老年人突然加重需考虑)、肢体无力(肢体沉重抬举困难等,青少年单侧肢体力量弱、基础病患者情况突变要排查)、病理性骨折(骨骼脆弱易骨折,老年人不明骨折难愈合、儿童多次不明原因骨折应检查)、发热体重下降(低热伴无节食运动下体重下降,体质弱、免疫抑制治疗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并非骨肉瘤特有,出现症状不必恐慌,应及时就医检查,特定人群应定期体检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一、疼痛
疼痛是骨肉瘤早期较为常见的信号。初期疼痛多为间歇性隐痛,程度较轻,常在休息时尤其是夜间出现,容易被患者忽视,误以为是运动损伤、生长痛或劳累所致。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剧,变为持续性疼痛,且疼痛程度明显加重。青少年正处于骨骼快速生长阶段,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关节或骨骼疼痛,且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应高度警惕骨肉瘤的可能。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骨关节炎等疾病,若疼痛性质、程度或部位发生改变,也需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肉瘤。
二、肿块
部分骨肉瘤患者在早期可在病变部位摸到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多不清晰,活动度较差。一般情况下,肿块生长速度相对较快。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如果发现身体某处有异常肿块,应及时就医检查。对于有家族肿瘤病史的人群,更应重视并定期进行体检筛查。
三、关节活动受限
由于肿瘤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周围关节的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到关节活动时有卡顿感、僵硬感,活动范围减小,如原本可以正常屈伸的关节,出现屈伸困难等情况。运动员等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日常损伤可能较多,若出现关节活动受限且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考虑骨肉瘤的可能性。而老年人本身关节功能会有一定的退变,如果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突然明显加重,也不能掉以轻心。
四、肢体无力
骨肉瘤影响局部的神经和肌肉功能时,可导致相应肢体出现无力的症状。患者可能会觉得肢体沉重、抬举困难,行走时容易疲劳、发软。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若出现单侧肢体力量明显减弱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查。患有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可能存在肢体感觉或力量异常,当这种异常情况突然变化时,也要警惕与骨肉瘤相关。
五、病理性骨折
骨肉瘤会破坏骨骼的正常结构,使骨骼变得脆弱,在轻微外力作用下甚至没有明显外力时就可能发生骨折,即病理性骨折。骨折部位可能出现剧烈疼痛、肿胀、畸形等表现。老年人本身骨质就较为疏松,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发生原因不明的骨折,尤其是骨折难以愈合时,要考虑是否存在骨肉瘤等肿瘤性疾病。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多次出现不明原因的骨折,也应进行相关检查。
六、发热、体重下降
少数骨肉瘤患者在早期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同时,由于肿瘤的消耗,患者可能会在没有刻意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出现体重下降。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若出现长期低热且伴有体重下降等表现,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骨肉瘤等疾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因身体抵抗力较差,也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症状。
温馨提示:以上早期信号并非骨肉瘤所特有,很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若出现上述症状,不必过度恐慌,但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病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对于青少年、儿童,家长应密切关注其身体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排查骨肉瘤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有家族肿瘤病史、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既往有骨骼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