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窘迫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哪些
胎儿氧供减少会引发胎盘气体交换障碍、脐带血流异常等,进而导致胎儿循环系统心率先快后慢、血液重新分布,酸碱平衡紊乱出现无氧代谢增强致酸碱失调,还会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各器官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如神经系统脑细胞受损及远期不良影响,呼吸系统呼吸运动异常、肺部发育受影响,消化系统胃肠道功能紊乱、胎粪排出污染羊水等。
一、氧供减少相关病理生理变化
(一)胎盘气体交换障碍
1.氧气运输受阻:正常情况下,胎盘通过母体-胎儿间的气体交换为胎儿提供氧气。当发生胎儿窘迫时,如胎盘功能减退(常见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情况),胎盘的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气体扩散距离增加等,导致氧气从母体向胎儿的运输受阻。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胎盘血管痉挛,血流灌注减少,使得胎盘气体交换效率大幅降低,胎儿获取氧气量减少。
2.二氧化碳排出受限: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通过胎盘排至母体循环,若胎盘气体交换障碍,二氧化碳排出也会受阻,进而影响胎儿体内的酸碱平衡等生理状态。
(二)脐带血流异常
1.脐带受压:脐带绕颈、脐带真结、脐带脱垂等情况可导致脐带受压。当脐带受压时,脐带血流阻力增加,血流减少,影响胎儿的氧供。比如脐带绕颈过紧时,脐带血管被挤压,血液流动受阻,胎儿获取氧气的通道受到阻碍,引起胎儿窘迫。
2.脐带血流灌注不足:脐带的血管病变,如脐带血管瘤、脐带血管栓塞等,会使脐带血流灌注不足,无法将足够的氧气输送给胎儿,导致胎儿处于缺氧状态,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二、胎儿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
(一)心率变化
1.初期心动过速:当胎儿缺氧初期,胎儿体内的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增快,这是胎儿对缺氧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例如,在轻度缺氧时,胎儿心率可超过160次/分钟。
2.后期心动过缓:随着缺氧加重,胎儿的代偿机制逐渐衰竭,迷走神经兴奋,心率会逐渐减慢,当心率低于110次/分钟时,提示胎儿窘迫已较为严重,可能出现胎儿心肌受损等情况。
(二)血液重新分布
1.优先保障重要器官供血:胎儿缺氧时,体内会发生血液重新分布,优先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此时,皮肤、胃肠道、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减少。例如,肾脏血流灌注减少会影响胎儿的尿液生成等功能,胃肠道血流减少可能导致胎儿胃肠道蠕动等功能异常。
2.长期影响:长期的血液重新分布会对非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如胃肠道黏膜可能因缺血出现水肿、坏死等,影响胎儿的消化吸收功能;肾脏长期缺血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等。
三、酸碱平衡紊乱相关病理生理变化
(一)无氧代谢增强
1.乳酸产生增加:由于缺氧,胎儿组织细胞进行无氧代谢,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导致体内乳酸堆积。例如,在严重缺氧时,胎儿肌肉组织等进行无氧代谢,大量乳酸生成,使胎儿血液及组织中的乳酸浓度升高,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酸碱平衡失调:乳酸堆积打破了体内的酸碱平衡,导致胎儿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同时,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呼吸性酸中毒,使胎儿的酸碱平衡紊乱情况更加复杂,严重影响胎儿的细胞代谢、酶活性等,对胎儿的各器官功能产生严重损害。
四、对胎儿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一)神经系统
1.脑细胞受损:缺氧可导致胎儿脑细胞水肿、坏死等。因为脑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长时间缺氧会使脑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功能受损,引起脑细胞肿胀、变性甚至死亡,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可能导致出生后出现智力低下、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2.远期影响:即使胎儿在出生时度过了窘迫期,由于神经系统受损,远期可能出现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问题,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二)呼吸系统
1.呼吸运动异常:胎儿窘迫时,呼吸中枢受到影响,呼吸运动可能出现异常,如呼吸浅快或深慢等。同时,胎儿在宫内可能吸入被胎粪等污染的羊水,导致胎粪吸入综合征等,进一步影响胎儿的呼吸功能,出生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严重呼吸问题。
2.肺部发育受影响:长期的缺氧环境可能影响胎儿肺部的正常发育,使出生后的肺部功能低下,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三)消化系统
1.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前所述,胃肠道血流灌注减少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胎儿可能出现蠕动异常、消化酶分泌减少等情况,影响胎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2.胎粪排出:严重缺氧时,胎儿的迷走神经兴奋,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出,污染羊水,进一步加重胎儿缺氧的环境,同时也增加了新生儿胎粪吸入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