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肌肉拉伤怎么治疗
肩部肌肉拉伤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停止致伤活动、休息,在72小时内冰敷,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休息时抬高肩部;药物治疗中,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孕妇、消化性溃疡患者和儿童使用需谨慎,肌肉松弛剂可应对肌肉痉挛,老年人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关注不良反应;物理治疗在72小时后热敷、初步愈合后按摩、有需要时采用理疗,但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老年人和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患者要格外注意;康复训练先进行早期轻微活动防粘连,再逐渐开展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不同年龄段人群尤其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有关节炎患者要适度进行;严重拉伤或肌肉断裂时考虑手术治疗,老年人和有心肺基础疾病人群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并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一般治疗
1.休息:停止导致肩部肌肉拉伤的活动对于损伤修复至关重要。过度活动会加重肌肉纤维的损伤,使其难以恢复。对于运动员而言,可能需要暂停训练和比赛;而普通上班族,应减少使用受伤肩部进行重复性的动作或者过度用力的活动。如果工作涉及频繁使用肩部(如搬运工),可能需要短暂休假来促进恢复。
2.冰敷:在拉伤后的72小时内进行冰敷,它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建议使用冰袋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采用此方法,但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在冰敷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冻伤,因为这两类人群的皮肤对寒冷更为敏感。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度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注意包扎力度要适中,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加重损伤;过松则起不到效果。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较好,但包扎时也不可大意;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更要注意观察包扎部位的皮肤颜色和温度。
4.抬高肩部:休息时将受伤的肩部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肿胀。可以在睡觉时用枕头适当垫高肩部,以增加舒适度,加速肿胀的消退。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对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有较好的效果。但孕妇在使用时需要谨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也需慎用,因为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加重病情。儿童使用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用药,并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2.肌肉松弛剂:如果肌肉拉伤伴有明显的肌肉痉挛,可以使用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药物。然而,老年人使用此类药物时,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对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三、物理治疗
1.热敷:拉伤72小时后,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敷袋,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23次。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因为他们的神经末梢可能存在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2.按摩:专业的按摩能够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但按摩力度要适中,尤其是对于存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过度用力可能会导致骨折。按摩应在损伤初步愈合后进行,一般是在受伤后12周左右。
3.理疗:像超声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手段,可以促进深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损伤修复。但如果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钢板、钢钉等),在进行理疗前应咨询医生,因为金属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四、康复训练
1.早期活动:在疼痛和肿胀减轻后,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轻微的肩部活动,如钟摆运动。身体前倾,患侧手臂自然下垂,缓慢地前后、左右摆动,每次运动1015分钟,每天34次。这有助于防止肌肉粘连和关节僵硬,但运动幅度要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肌肉还在发育阶段,活动时要避免过度拉伸。
2.力量训练:随着恢复情况的改善,可以逐渐进行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肩部的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练习。每周进行34次,每次进行23组,每组动作重复1015次。老年人进行力量训练时要特别小心,训练强度要较低,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再次受伤。
3.柔韧性训练:进行肩部的伸展练习,如爬墙运动。面对墙壁,双脚距离墙约一脚宽,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直到有轻微的拉伸感,保持1530秒,然后缓慢放下。每天进行35组,每组重复35次。对于有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柔韧性训练前,应先咨询医生。
五、手术治疗
肩部肌肉严重拉伤、出现肌肉断裂等情况时,需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决定是否手术时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患有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手术风险会相应增加,需要多学科医生进行会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