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陈旧性骨折
陈旧性骨折展开详细介绍,其指骨折发生23周以后的骨折,成因包括未能及时治疗、治疗方法不当及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大、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有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局部压痛;诊断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治疗分保守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不同人群需注意不同事项,老年人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并控制基础病,儿童要避免损伤骨骺且家长做好护理,有基础疾病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并预防并发症,运动员要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且避免过早剧烈运动。
一、陈旧性骨折的定义
陈旧性骨折一般指骨折发生23周以后的骨折。骨折的愈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常在骨折后的23周内,骨折部位会形成纤维性骨痂,之后逐渐进入骨痂改造塑形期。当骨折超过这个时间范围,就被称为陈旧性骨折。
二、陈旧性骨折的成因
1.未能及时治疗:骨折发生后,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对病情认识不足、缺乏医疗条件等,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导致骨折部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发展为陈旧性骨折。
2.治疗方法不当: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治疗方法不正确,如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固等,会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使骨折愈合延迟或不愈合,最终形成陈旧性骨折。
3.患者自身因素:一些患者自身存在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如年龄较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骨代谢减缓,骨折愈合能力较差;患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代谢,导致骨折愈合缓慢。
三、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1.疼痛:陈旧性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长期或间歇性的疼痛,尤其是在活动、劳累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可能会加重。这是由于骨折部位的愈合不良,周围组织受到刺激或损伤引起的。
2.畸形:如果骨折在愈合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复位,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出现畸形,如肢体缩短、成角等。畸形不仅会影响肢体的外观,还可能会影响肢体的功能。
3.功能障碍:陈旧性骨折可能会导致受伤肢体的功能受限,如关节活动度减小、肌肉力量减弱等。这是因为骨折部位的愈合异常,影响了关节的正常活动和肌肉的正常收缩。
4.局部压痛:在陈旧性骨折部位,按压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压痛,这是由于骨折部位的炎症反应或愈合不良引起的。
四、陈旧性骨折的诊断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受伤时间、受伤经过、治疗情况等,了解骨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对于判断是否为陈旧性骨折非常重要。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骨折部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骨折部位的外观、有无畸形、压痛、肿胀等,同时检查肢体的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以评估骨折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3.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CT和MRI等。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愈合情况等;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对于复杂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MRI检查可以观察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如肌肉、肌腱、韧带等是否受损。
五、陈旧性骨折的治疗
1.保守治疗:对于一些骨折愈合不良但没有明显畸形和功能障碍的陈旧性骨折,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理疗等,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肢体的功能,增强肌肉力量。
2.手术治疗:对于骨折畸形明显、功能障碍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陈旧性骨折,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骨折复位、植骨、内固定等。骨折复位可以恢复骨折的正常解剖位置;植骨可以提供骨折愈合所需的骨组织;内固定可以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骨折愈合能力较差,在发生陈旧性骨折后,恢复时间可能会更长。因此,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同时要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此外,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陈旧性骨折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的病情,避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2.儿童: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在治疗陈旧性骨折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骨骺,以免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比较好动,家长要做好护理工作,确保儿童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3.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治疗陈旧性骨折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改善骨密度,以提高骨折的愈合能力。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4.运动员:运动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对肢体的功能要求较高。在发生陈旧性骨折后,要根据骨折的情况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逐步恢复运动能力。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骨折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