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肺栓塞有症状和体征表现。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由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引起,不同人群因相关因素影响表现不同)、胸痛(分胸膜性和心绞痛样,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受生活方式和病史影响)、咯血(因肺梗死灶累及支气管黏膜致,受病情严重程度等影响)、晕厥(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脑供血不足致,不同人群因相关因素发生风险不同)。体征有呼吸系统的呼吸频率增快、发绀、肺部啰音;循环系统的心率增快、血压变化、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还有低热及双下肢体征(提示可能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1.发生机制:急性肺栓塞时,栓塞阻断肺血管床,导致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而引起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表现为呼吸困难。其特点是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可缓解,但随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例如,有研究显示,约80%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2.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均可发生,但一般来说,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呼吸困难可能更为明显;女性在妊娠、更年期等特殊时期,若存在易患肺栓塞的因素,也可能较早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3.与生活方式关系: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急性肺栓塞导致呼吸困难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易使血液淤滞,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
4.与病史关系:有静脉血栓病史、心肺疾病病史等的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呼吸困难更易出现且可能更严重。
(二)胸痛
1.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肺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胸膜性胸痛,多位于患侧胸部,可随呼吸运动加重;另一种是因肺动脉栓塞后,远端肺组织梗死导致的心绞痛样胸痛,常放射至肩部或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绞痛等。研究表明,约60%-70%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
2.与年龄性别关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胸痛症状,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时期,胸痛表现可能与非特殊时期有所不同,但总体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导致胸痛表现的本质不同,主要是基础病情对胸痛的影响。
3.与生活方式关系: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心肺负担,在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可能使胸痛症状更易出现或加重胸痛的程度。
4.与病史关系: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时胸痛需与冠心病心绞痛等鉴别,但本身的心血管病史不改变急性肺栓塞胸痛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只是增加了诊断的复杂性。
(三)咯血
1.发生机制:肺栓塞后,局部肺组织缺血坏死,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可引起咯血,多为小量咯血,少数患者可出现大咯血。一般认为是肺梗死灶累及支气管黏膜所致。
2.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咯血表现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主要取决于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及局部肺组织损伤情况。
3.与生活方式关系: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影响咯血的发生,但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整体健康状况下降,间接影响肺栓塞病情,从而影响咯血表现。
4.与病史关系:有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等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咯血可能与原有病史导致的咯血表现有所重叠,需仔细鉴别。
(四)晕厥
1.发生机制:急性肺栓塞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晕厥。这是由于肺血管大面积栓塞,右心后负荷急剧增加,右心衰竭,心输出量减少,脑灌注压降低所致。
2.与年龄性别关系:老年人由于心脑血管储备功能下降,发生晕厥的风险相对较高;女性在妊娠、产后等特殊时期,若发生急性肺栓塞,也较易出现晕厥症状,可能与特殊时期的生理变化导致血流动力学更易波动有关。
3.与生活方式关系: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进而增加急性肺栓塞导致晕厥的发生几率。
4.与病史关系: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时更易出现晕厥,因为其基础心功能较差,对心输出量减少的耐受性更差。
二、体征表现
(一)呼吸系统体征
1.呼吸频率增快:多数患者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钟。这是机体对低氧血症的一种代偿性反应,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提高氧的摄取。
2.发绀: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发绀,提示存在低氧血症。一般是由于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
3.肺部啰音:可闻及湿性啰音,可能是肺梗死区域的渗出或肺水肿所致;也可闻及哮鸣音,与气道痉挛或肺组织病变有关。
(二)循环系统体征
1.心率增快:常见心率超过100次/分钟。这是因为急性肺栓塞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2.血压变化:轻者血压可无明显变化,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当肺血管栓塞面积较大时,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导致血压降低。
3.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右心衰竭时,可出现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提示右心回心血量受阻。
4.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P2>A2):由于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
(三)其他体征
1.低热: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可能与肺组织坏死吸收有关。
2.双下肢体征:约50%-70%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表现为下肢肿胀、压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扩张等。这是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是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下肢的体征可提示存在深静脉血栓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