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肌肉拉伤什么原因
肌肉拉伤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运动、疾病和其他四大类因素。生理因素有肌肉力量不足(不同年龄段缺乏锻炼或因年龄增长致肌肉力量弱易拉伤,需适当力量训练)、柔韧性差(不同年龄段不注重柔韧练习做大幅动作易拉伤,应进行相应柔韧性训练)、身体协调性不佳(儿童发育阶段及成年人协调能力差运动时易致某组肌肉负担增加而拉伤,可通过相关训练改善);运动因素涵盖热身不充分(运动前未充分热身突然剧烈运动易拉伤,不同年龄段应进行合适的热身)、运动过度(运动量超身体承受能力使肌肉疲劳易受伤,要合理安排运动计划)、错误的运动姿势(姿势不正确使肌肉受力不均易拉伤,运动前应学习正确姿势);疾病因素包括关节炎(影响周围肌肉功能致稳定性下降易拉伤,患者要积极治疗并康复训练)、神经系统疾病(干扰肌肉正常控制调节易拉伤,需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内分泌疾病(导致肌肉代谢异常、力量减弱易拉伤,要治疗原发病并适度运动);其他因素有环境因素(寒冷使肌肉弹性降低、炎热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都增加拉伤风险,需做好保暖、补充水分电解质等)、营养缺乏(缺乏蛋白质等营养素影响肌肉生长修复,应保证饮食均衡必要时补充)、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焦虑使肌肉紧张疲劳增加拉伤几率,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一、生理因素
1.肌肉力量不足:肌肉力量弱,难以承受较大负荷,易导致拉伤。例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肌肉纤维较细,力量较差。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如果平时不注重体育锻炼,在突然参加剧烈运动时,如打篮球、跑步比赛等,肌肉难以适应高强度运动,就容易拉伤。而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肌肉逐渐萎缩,力量下降,日常活动中如不小心扭转身体,也可能造成肌肉拉伤。应对措施是根据自身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年轻人可选择器械训练,老年人可进行如太极拳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
2.柔韧性差:肌肉和关节柔韧性不佳,活动范围受限。当进行大幅度动作时,肌肉无法充分伸展,就容易被拉伤。比如舞蹈演员、运动员等,如果平时不注重柔韧性练习,在做高难度动作时,像劈叉、下腰等,就可能引发肌肉拉伤。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应重视柔韧性训练,年轻人可通过瑜伽、拉伸操等方式提高柔韧性;老年人可进行缓慢的伸展动作,如伸展手臂、转动脚踝等,以增加关节灵活性和肌肉柔韧性。
3.身体协调性不佳:身体各部位肌肉协调配合能力差,在运动中不能协同工作。例如在跑步时,腿部、腰部和上肢肌肉不能协调发力,就会增加某一块或某一组肌肉的负担,导致拉伤。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协调性尚未完全成熟,进行体育活动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可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协调性训练,如跳绳、踢毽子等。成年人如果身体协调性不好,可通过平衡训练、专项运动训练等方式来改善。
二、运动因素
1.热身不充分:运动前没有进行足够的热身活动,肌肉和关节没有得到充分准备。突然开始剧烈运动,肌肉从静止状态迅速进入紧张收缩状态,容易引发拉伤。例如在进行足球比赛前,如果没有进行慢跑、动态拉伸等热身活动,球员在开场的激烈对抗中,像快速奔跑、急停转身等动作,就可能导致腿部肌肉拉伤。无论年龄大小,运动前都应进行适当的热身,一般热身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年轻人可进行强度稍大的热身运动,老年人则以缓慢的活动为主。
2.运动过度:运动量超过身体承受能力,使肌肉疲劳。持续疲劳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下降,更易受伤。专业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期,如果训练计划安排不合理,过度训练,就可能频繁出现肌肉拉伤。年轻人在追求运动效果时,可能会过度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
3.错误的运动姿势:不正确的姿势会使肌肉受力不均,局部肌肉承受过大压力。例如在举重时,如果姿势不正确,可能会使肩部或腰部肌肉承受过多的重量,导致拉伤。不同运动有不同的正确姿势要求,在进行运动前应学习正确的姿势技巧。年轻人在进行健身运动时,可向专业教练请教;老年人在运动时也应确保动作规范,避免因错误姿势造成肌肉拉伤。
三、疾病因素
1.关节炎:关节炎症会影响周围肌肉的正常功能,使肌肉稳定性下降。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周围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疲劳和拉伤。老年人患关节炎的概率较高,对于这类患者,应积极治疗关节炎,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2.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会干扰肌肉的正常控制和调节。如帕金森病患者,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动作不协调,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此类患者需要在医生的综合治疗下,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以提高肌肉控制能力和身体的稳定性,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3.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肌肉代谢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反应迟缓。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即使是轻微的动作也可能引发肌肉拉伤。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
四、其他因素
1.环境因素:寒冷环境会使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肌肉弹性降低。在低温环境下运动,如冬泳、户外滑雪等,如果没有做好保暖措施,肌肉容易僵硬,稍不注意就会拉伤。在寒冷天气运动时,应穿戴合适的保暖衣物,运动前适当延长热身时间。炎热环境中,人体出汗多,容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肌肉兴奋性改变,也会增加拉伤的风险。运动中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适当饮用运动饮料。
2.营养缺乏:缺乏蛋白质、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会影响肌肉的正常生长和修复。蛋白质是肌肉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肌肉修复和生长缓慢;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维持肌肉正常功能。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如果营养不均衡,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影响肌肉发育,增加拉伤的可能性。应保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豆类等,同时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
3.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焦虑会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的紧张会导致肌肉疲劳,降低肌肉的柔韧性和弹性。运动员在比赛前过度紧张,可能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发挥,增加拉伤的几率。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心理因素影响,应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深呼吸、听音乐等。年轻人可通过社交活动来释放压力,老年人可通过与家人聊天、参加老年活动等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