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是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的恶性肿瘤,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类型,有乳房肿块、外观及乳头乳晕改变等临床表现,可通过乳腺超声、钼靶、MRI及病理活检诊断,治疗有手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术)、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
一、浸润性乳腺癌的定义
浸润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指癌细胞已突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向间质浸润的一种恶性肿瘤。它不同于非浸润性乳腺癌(如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等),非浸润性乳腺癌的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相对来说侵袭性较弱,而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更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二、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
1.组织学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这是最常见的浸润性乳腺癌类型,约占70%-80%。癌细胞呈巢状、片状或条索状排列,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在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中老年女性相对更常见,这可能与中老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细胞老化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增加其发生风险。对于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患浸润性导管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浸润性小叶癌:约占乳腺癌的5%-10%。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或环形排列在正常导管周围。其发病年龄分布相对较广,在生活方式和病史方面与浸润性导管癌有一定相似性,同样受家族病史等因素影响。
2.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浸润性乳腺癌的癌细胞具有增殖活跃的特点,能够不断分裂增殖,侵犯周围组织。同时,部分癌细胞具有转移潜能,可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循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如骨、肺、肝、脑等远处器官,转移后的肿瘤会在转移部位继续生长,破坏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在不同性别中,虽然女性是主要发病人群,但男性也可能患浸润性乳腺癌,男性患者相对女性来说,由于生理结构不同,治疗和预后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三、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房内有肿块,肿块一般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较差。在年龄较小的女性中,由于乳房组织相对较致密,发现肿块可能相对困难,需要更加仔细的自我检查和定期体检。对于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年轻女性,更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
肿块的大小不一,早期肿块可能较小,不易被发现,随着病情进展,肿块会逐渐增大。
2.乳房外观改变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引起乳房皮肤改变,如橘皮样改变(皮肤出现类似橘子皮样的凹陷)、酒窝征(乳房皮肤出现局部凹陷,形似酒窝)等。这是由于肿瘤侵犯连接皮肤和深层组织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导致皮肤凹陷。不同年龄的患者,皮肤改变出现的时间和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年轻患者的皮肤弹性相对较好,出现橘皮样改变等可能相对较晚,但一旦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已处于相对较晚的阶段。
3.乳头乳晕改变
乳头可能出现凹陷、溢液等情况。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浆液性等。对于有乳头溢液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排除浸润性乳腺癌等疾病的可能。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等)可能会影响乳头乳晕的状态,但如果出现异常改变,仍需首先考虑疾病因素。
四、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等情况,还能判断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乳腺组织致密的人群,乳腺超声是较为理想的检查手段,因为它无辐射,可多次重复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如实性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等,提示可能为恶性病变。
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于发现微小钙化灶具有较高的价值,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对射线敏感,钼靶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的筛查方法,除非有特殊指征。在年龄较大的女性中,钼靶检查可以较好地发现乳腺内的病变,尤其是一些早期的微小钙化灶,这些钙化灶可能是浸润性乳腺癌的早期表现之一。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乳腺病变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尤其是在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对于一些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患者,MRI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明确诊断。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检查时间较长,一般不作为常规的筛查手段。
2.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金标准。常用的活检方法有空心针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活检等。通过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癌细胞的类型、分化程度等,从而确定是否为浸润性乳腺癌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在进行病理活检时,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获取的组织能够准确反映病变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活检的方式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五、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大多数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以及腋窝淋巴结等。对于年轻患者,在满足肿瘤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进行保乳手术,但需要严格掌握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如肿瘤大小、位置等。保乳手术需要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组织,然后进行放疗等综合治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率。
2.辅助治疗
化疗: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进行全身化疗,以杀灭体内可能存在的癌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化疗药物有多种,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副作用和适应证。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化疗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患儿的身体状况。
放疗:对于术后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如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切缘阳性等,需要进行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率。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在放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放疗相关的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内分泌药物阻断雌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对骨密度的影响等,尤其是对于绝经后女性,可能需要同时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靶向治疗:对于HER-2过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可以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等。靶向治疗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癌细胞的相关靶点,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相对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但靶向治疗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