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常用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免疫调节治疗(如胸腺肽等,疗效待证实)、抗炎保肝治疗(辅助,不能替代抗病毒),针对孕妇、儿童、老年人有不同治疗注意事项,且生活方式调整对治疗重要,需保证充足休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
一、抗病毒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两类。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干扰素分为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可通过调节免疫发挥抗病毒作用,但有一定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二、免疫调节治疗
部分患者可使用免疫调节药物辅助治疗,如胸腺肽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帮助机体识别和清除乙肝病毒,但疗效需更多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其确切效果及适用人群。
三、抗炎保肝治疗
对于有转氨酶升高等炎症表现的患者,可使用抗炎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起到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炎症损伤的作用,但这只是辅助治疗,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
四、针对特殊人群的治疗注意事项
孕妇:乙肝孕妇需密切监测病毒载量等指标,必要时在专科医生评估下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母婴阻断,以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同时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病毒药物。
儿童:儿童乙肝患者治疗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监测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对儿童生长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乙肝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五、生活方式调整对治疗的重要性
休息与运动: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等,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乙肝治疗。
饮食:合理饮食很重要,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减轻肝脏负担,对于合并肝硬化等情况的患者还需注意限制钠的摄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