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的治疗
急性鼻窦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休息多饮水、鼻腔护理;药物治疗包括用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方式有内镜下鼻窦手术;儿童、老年、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有各自治疗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多饮水:急性鼻窦炎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多饮水,保持鼻腔黏膜湿润,促进分泌物排出。对于儿童患者,需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确保其有足够睡眠时间;成人也应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
2.鼻腔护理: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通过冲洗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型冲洗器具,控制好冲洗压力和速度,避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脓性鼻涕等情况,可使用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等。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抗生素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儿童应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品种。
2.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减轻水肿的作用,能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可改善鼻腔局部炎症状态,对于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但需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
3.减充血剂:短期使用可缓解鼻塞症状,但儿童应谨慎使用,避免长期应用导致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成人使用时也需注意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当保守治疗无效,如经规范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症状明显,或存在鼻息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影响引流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判断需综合考虑其身体发育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2.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内镜下鼻窦手术等,通过手术开放鼻窦窦口,恢复鼻窦的正常引流和通气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鼻窦炎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同时,鼻腔护理操作要轻柔,家长需协助儿童配合治疗。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治疗时需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
3.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以及疾病本身对母婴的影响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